<label id="stmcj"><s id="stmcj"><wbr id="stmcj"></wbr></s></label>

          1. 景德鎮陶瓷酒瓶廠家_1斤裝陶瓷酒瓶批發

            隨著白酒市場的細分,造型獨特,精雕細琢,氣質優雅的陶瓷酒瓶成為商家的熱捧對象。陶瓷酒瓶不再僅僅是一個容器,而是一種特殊的工藝品,一種特殊的文化精神符號,展現出中國高超的工藝性和優雅的藝術性,人們飲酒也不再滿足于酒的口味本身,更重要的是飲酒能夠飲出文化,飲出情調,讓心靈得到凈化和滿足。陶瓷酒瓶集酒文化、陶瓷藝術、裝飾、書畫民俗為一體,常令人達到“酒不醉人瓶醉人”的意境令人愛不釋手,回味無窮。

            中國陶瓷和白酒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向號瓷之國”,中國是陶瓷的故鄉,也是白酒的故鄉,將白酒和陶瓷這兩個代表東方文化的元素放在一起,的確是一個完美的組合。盡管陶瓷酒瓶整體成本比玻璃瓶高出不少,但在白酒競爭白熱化的今天,突出白酒品牌的個性化和差異化已經成為白酒業發展的趨勢之一,個性化包裝也越來越受到廠家和設計策劃者的高度重視。“酒以瓷貴,瓷以酒香”,陶瓷具有完好的密封性能,釉料光潔,能夠保護白酒長期保存不變質。制作精良的陶瓷工藝酒瓶不僅能彰顯艷美酒色,而且提升了美酒的價值,讓美酒身價百倍。

            景德鎮酒瓶廠位于世界瓷都景德鎮,提供1斤2斤3斤5斤10斤20斤30斤50斤60斤100斤150斤200斤等容量陶瓷酒瓶酒壇生產批發,陶瓷酒瓶酒壇來圖來樣個性定制。

            我們廠生產的陶瓷工藝酒瓶規格、品種繁多,選料考究,做工精細。既有古老藝術之魅力,又具典雅明快的現代藝術風格。正宗的景德鎮陶瓷藝術酒瓶一定會為您的產品增色,為您的企業增利!

            現在推薦幾款熱銷的1斤裝陶瓷酒瓶批發:

            1、四大美人1斤裝陶瓷酒瓶套裝批發

            價格:128元一套 了解詳情

            2、1斤裝陶瓷酒瓶批發鍍金白菜套裝

            價格:80元一套 了解詳情

            3、1斤點金龍鳳陶瓷酒瓶批發

            價格:18元一個 了解詳情

            taoci52.com編輯推薦

            高端白酒蕭條 陶瓷酒瓶訂單下滑80%


            作為中國最大的白酒生產區,四川今年上半年305戶規模以上白酒生產企業實現利稅220億多元,出現了近年來罕見的“負增長”,企業利潤增幅也大幅縮減至2%。五糧液、茅臺、國窖1573等一線名酒也紛紛下調今年的銷售增長目標。

            而這一慘淡景況也直接蔓延到上下游供應商。

            陶瓷酒瓶行業跌至谷底

            一位在仁懷市茅臺鎮白酒交易街上從事白酒經營多年的經銷商告訴記者,從2012年底開始生意就不好做了。他透露,一些小酒廠大都處于觀望,甚至有酒廠退出行業。但即使是茅臺,現在也沒有兩三年前那么火爆了,這一點在包裝上表現的尤其明顯,任務量至少萎縮了1/3多一點。“近期,茅臺酒廠包裝車間任務下滑,可能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因為目前是淡季,經銷商不愿增加太多庫存;第二,今年茅臺整體供應量都縮減了,造成了提貨減少的現象;第三,因為經銷商在配額提前確定的情況下,拿貨節奏有一些調整。”

            這位熟悉茅臺情況的當地人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包裝量明顯比節前要少很多了,尤其是像五糧液、1618這些高檔酒包裝量相比去年同期要少很多,很明顯,不少高端酒包裝車間已經不忙了,工人也不加班了,一般下午4點鐘就下班了,像周末也不加班;但是現在低端酒這一塊還是沒有放假,天天都在做。”

            白酒行業人士表示,包裝的多少都是根據下游市場情況來定的,一般五糧液根據經銷商的打款量來核定包裝量。下游市場銷售火爆,包裝線的包裝量就非常大;而一旦下游銷售不暢,反應到生產環節最直觀的就是包裝量的減少。

            營銷專家指出,在白酒萎縮背景中,中高端白酒受打擊最為嚴重。而作為中高端白酒發力后最為受益的陶瓷酒瓶,隨著市場的變化,需求也出現了嚴重的下降。近年來陶瓷酒瓶已經成為了酒企選擇高端包裝的主要形式。國內像景德鎮、龍泉以及湖南臨澧等多地的陶瓷廠家也借助這一時機紛紛轉戰陶瓷酒瓶領域。可以說,中國白酒高速發展的時間段里,也是陶瓷酒瓶發展最好的時期。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2009年一年之間,某行業龍頭企業僅酒瓶業務就已達到該廠建廠30年的總銷售量,訂單甚至要排到第二年6月以后。而另外一家企業,2010—2012年間陶瓷銷售額分別達到2億、4億和4億元,凈利潤也連續兩年近億。

            據估計,2012年,中國陶瓷酒瓶的市場規模就達到100億元,而這還僅是整個酒瓶市場的五十分之一。巨大的市場需求催生出一批例如錦輝、金魚、新世紀陶瓷、泰鑫瓷業、華聯瓷業、銀和瓷廠、德興瓷業等中上規模的企業,帶動了不少地區的經濟發展。

            然而,隨著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進入寒冬,這些陶瓷企業也不同程度地陷入了經營的困境。陶瓷酒瓶生意難做,有些公司訂單下降了70%—80%,也從上游直接反映出酒企們的近況。

            同時,也有不少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面對沖擊,無論是高檔還是中低檔白酒都會受到一定的沖擊。但是相對于過去以大酒企為客戶的大型陶瓷企業,日子就更加難過,例如前文提到過銷售額連續兩年近4億的行業龍頭,之前只生產15元以上酒瓶,五糧液、茅臺、郎酒和劍南春等大酒企都是它的客戶,然而從2012年年底到2013年3、4月份,公司的訂單情況就變得非常困難,上半年幾乎一個新訂單都沒有,只有200萬個酒瓶的老訂單。企業員工告訴記者,基本上窯爐都是空的,又不想停掉,所以就調慢窯爐流水線的速度,慢燒產品。為了應對危機,從酒廠市場下滑后,公司就開始調整產品結構,減少高端酒瓶。恢復餐具業務的比重,把營銷團隊的工作重心放到日用陶瓷等方面。而另外一家主要以沱牌為客戶的龍頭企業,往年的利潤主要來自10元以上的高檔酒瓶,今年受沖擊也很大,利潤的跌幅保守預計在25%—30%。

            上游企業緊急轉型

            “限酒對這個行業影響很大,不過對我們公司目前影響不大。”醴陵市銀和瓷廠相關負責人陳建明分析,主要是因為我們有幾個長期合作的大客戶,雖然利潤不高,但是訂單相對穩定,“雖然瀘州老窖(21.18,0.00,0.00%)直接支撐我們40%的業務,但紅星二鍋頭、桂林三花酒等支撐了我們60%以上的業務。”不過,銀和瓷廠相關負責人陳建明認為,隨著白酒市場的調整以及陶瓷酒瓶企業的逐年增加,陶瓷酒瓶訂單將陷入新一輪的價格戰,高端酒瓶廠家也在往下走,低端產品的競爭更加激烈,因為大企業會和小企業爭奪過去不太重視的中低檔酒企的訂單,而低端市場的廠家更多更分散,而且產品毛利低,大廠家的進入會大大擠壓這些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業內人士分析,預計本輪調整后,將會有50%的陶瓷酒瓶廠家死掉。

            例如,以生產釉下五彩陶瓷酒瓶為特色的新世紀陶瓷,一直是茅臺、酒鬼、郎酒等名酒廠供應商,這類生意占據該公司業務的95%以上。新世紀陶瓷總經理李雪介紹:“陶瓷酒瓶更加上檔次,而私藏酒、收藏版、限量發的酒瓶比較貴,比如將釉下五彩的工藝用到酒瓶上,酒瓶會貴很多,公司賣過最貴的酒瓶價格為4000元、5000元/個。”

            2013年上半年,新世紀陶瓷酒瓶生產下降了50%以上,而在過去幾年,該公司每年陶瓷酒瓶銷售的增長速度在50%以上。這讓本想大展拳腳的李雪暫時停下了動作,“原計劃今年上馬一個新項目,從國外引進一批先進設備的,現在暫時不敢上新項目了。”李雪表示,如今異常冷清的白酒行情,讓他們將這一決策擱置了。

            事實上,不獨新世紀陶瓷,大多數陶瓷酒瓶生產企業,都面臨訂單驟減的困境。例如,另一家陶瓷酒瓶生產龍頭企業泰鑫瓷業有限公司,今年陶瓷酒瓶的銷售下降了30%左右,訂單下降了70%—80%。“這是整體形勢的不利。”湖南華聯瓷業有限公司總裁唐小武表示,受此影響,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陶瓷酒瓶業務也下降了20%—30%。

            “我們今年加大了日用瓷的出口,在整個行業下降的背景下,我們上半年出口增加了5%。”泰鑫瓷業副總經理劉婷表示,日用瓷與陶瓷酒瓶的生產線可以互通,公司轉型比較容易。不過,她也表示,該公司不會放棄陶瓷酒瓶的生意,為了適應白酒市場的轉型,公司正在研制中低檔白酒的酒瓶。“正和幾家中低檔白酒企業談合作。”劉婷透露。

            事實上,一直專注于陶瓷酒瓶生產的新世紀陶瓷也把目光投向了日用陶瓷。“我們準備把日用陶瓷的生產比重提升到公司業務的40%—50%。”李雪向記者介紹。

            博古藏今:陶瓷酒瓶亦可藏


            酒瓶,不僅是酒的載體,也是酒文化的一個重要體現。酒瓶是一種特殊的工藝品,它集酒藝、酒史、陶藝、瓷藝、考古、文物、繪畫、書法、詩詞、雕刻、民俗、禮儀、醫學和風景名勝等為一體。近年來,有些高檔酒在酒瓶設計上別出心裁,結合書法繪畫藝術,將酒瓶當做一件漂亮的藝術品來做,為酒瓶收藏者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收藏機會。

            酒瓶收藏興起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目前酒瓶收藏形勢喜人,其前景也被人們所看好。酒瓶收藏,應收藏觀賞價值大、裝飾效果好、藝術品位高、文化氛圍濃的陶瓷酒瓶,普通的玻璃酒瓶因藝術性不高就不太值得收藏了。陶瓷酒瓶的最大特點是包含了較深的文化及歷史知識,如廣漢產的三星堆古酒系列,采用商代青銅面具千里眼、順風耳仿制的酒樽以及仿古龍鳳瓶等,再現了4000多年前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這些精美的陶瓷酒瓶,深受酒瓶愛好者的喜愛。

            酒瓶收藏與其它各類收藏一樣,首先必須要持之以恒,其次還要掌握一定的收藏源,廣交藏友,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近年來收藏酒瓶的人日益增多,而絕大多數收藏者都喜歡收藏陶瓷酒瓶,因此目前早期精美的陶瓷酒瓶的數量日漸稀少,已顯現出較好的升值潛力。在收藏市場上,一般現代陶瓷酒瓶為2至5元,品相好一點的為5至10元,一些早些年出品的造型漂亮獨特的賣30至100余元的。如四川沱牌酒廠出品的一套陶瓷十二生肖瓶,造型獨特、古香古色,開價竟達數百元。酒瓶收藏中最為珍貴的當數湖南長沙窯燒造的釉下彩酒壺,從唐代起到以后歷代,長沙窯曾燒造過大量的陶瓷酒壺,這些酒壺具有兩大工藝特點,一是首次燒造了釉下彩酒壺,二是開酒壺上題詩之先河。對許多酒瓶愛好者來說,能收藏到一件長沙窯酒壺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在當今的集藏市場上,老的長沙窯酒壺已很少見,而贗品卻很多。目前,一件長沙窯真品酒壺按生產年代的早晚價格大約在數萬元至數十萬元,現代仿品也可達到上百元。

            隨著酒瓶收藏市場的升溫,已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士開始加入其中。筆者認為,陶瓷酒瓶具有較高的升值潛力,很值得人們關注,因為陶瓷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收藏品。

            陶瓷酒瓶制造應關注低端市場


            近年來陶瓷酒瓶已經成為了酒企選擇高端包裝的主要形式。國內像景德鎮、龍泉以及湖南臨澧等多地的陶瓷廠家也借助這一時機紛紛轉戰陶瓷酒瓶領域。可以說當前陶瓷酒瓶發展形式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時期。

            目前,各地陶瓷酒瓶廠家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每個廠家都努力營造陶瓷酒瓶的高端品質,造成陶瓷酒瓶的成本價格高于玻璃瓶。面對日益競爭趨于激烈的陶瓷酒瓶市場,我們認為,進行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更有利于在這個市場中生存下來,甚至在未來市場中掌握主動權。目前,低端陶瓷酒瓶市場可以說相對是市場空白點。畢竟酒水市場還是大眾消費市場,雖然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利潤豐厚,但是低端的二鍋頭等白酒市場也是有非常好的市場銷量。降低陶瓷酒瓶的市場價格,實時抓住市場空白,讓陶瓷酒瓶價格貼近玻璃瓶,甚至低于玻璃瓶,將會在市場發展中贏得機會。

            對于陶瓷酒瓶企業來說,要清楚的認識到,高端白酒市場的市場容量是有發掘殆盡的一天,能夠更早的認識這一點,將在更遠的將來贏得市場主動。

            精美酒壇批發-高端精美陶瓷酒壇廠家


            雅道陶瓷酒壇生產批發各類型號的精美陶瓷酒壇,10斤、20斤、50斤、100斤、200斤酒壇,各類規格應有盡有,同時能可以根據您的需要,生產各類精美小酒壇酒瓶。我廠生產管理現代正規,有充足的自主瓷土資源,產品在同類中具有質量、價格優勢。

            下面為大家推薦幾款精美的陶瓷酒壇批發:

            1、景德鎮手繪李白詩詞系列陶瓷酒壇

            2、10斤20斤30斤50斤琺瑯彩陶瓷酒壇

            10斤80元/個,20斤110元/個,30斤125元/個,50斤155元/個

            3、景德鎮10斤裝雕龍陶瓷酒壇

            價格:158元/個

            4、50斤雕刻窯變高檔藏酒壇

            價格:420元/個

            5、120斤180斤窖藏陶瓷大酒壇

            120斤650元/個、180斤950元/個

            景德鎮精美的高溫陶瓷酒壇有以下優點:

            1:美酒配名瓷,用享譽世界的景德鎮陶瓷作為酒壇的包裝,本身就是一種高檔次的體現;

            2:陶瓷酒壇的設計和畫面可以按照客戶要求生產處理,燒制上客戶的商標,使得企業形象提升;

            3:陶瓷酒壇的制作精美,色彩艷麗,和那些低檔、玻璃瓶包裝容易形成強烈的對比;

            4:陶瓷酒壇有防潮、防水效果,是其他玻璃、金屬食品包裝最佳替代品;

            5:精美的陶瓷酒壇容易被接收,保存收藏,儲藏食品

            6.我們有專業配套的密封圈,我們所生產的陶瓷酒壇密封性非常強。

            本公司有著完善的生產技術,將傳統純手工制作與現代化生產相結合,陶瓷酒壇經過1300℃的高溫燒制,使酒壇耐酸耐堿、耐腐蝕、不浸不漏、透氣性能好、吸水率低、釉面均勻,充分保證了酒壇的質量。

            歡迎新老朋友前來實地考察,來此批發定做精美的藝術陶瓷酒壇。

            以上是精美酒壇批發-高端精美陶瓷酒壇廠家的詳細信息,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請聯系我們的客服人員。

            一詩一酒透醇香:陶瓷酒瓶


            一詩一酒透醇香:陶瓷酒瓶

            記得在我還是一個小小的女娃的時候,總喜歡依偎在爸爸的懷里,和爸爸一起看《三國演義》。那時候剛剛開始識字的我,雖不知孰為曹操,孰為諸葛孔明,卻對那一張張生動的面孔記憶深刻,與此同時深刻地印在我腦海中的,還有那那時候在我眼里看來很古怪的、古典的喝酒方式,直到現在早已長大成人,仍未忘記。長大了越發懂得感性之后才發現,原來用酒瓶斟酒喝,比起用普通玻璃酒瓶更別有一番風味。

            中國自古就是釀酒之鄉,酒具制造業的歷史、包括陶瓷酒瓶制造業的歷史源遠流長。出土的陶瓷酒瓶和當代制造的陶瓷酒瓶,展示著中國酒文化和陶瓷制造業發展的燦爛歷史,透露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變幻的歷史過程,很有收藏價值。

            1998年在成都水井坊遺址,出土一件青釉青花瓷器瓷片,上有“天號陳”三字。考古專家考證,此物是出自乾隆年間江西省景德鎮的青花瓷酒具,“天號陳”三字應當是乾隆御駕親征至成都時所題寫,由此可知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隨著社會對陶瓷酒瓶的鑒賞程度越來越高,陶瓷酒瓶的收藏價值也在逐年升高,于是近年來,陶瓷酒瓶的收藏逐漸演變成一股熱潮。

            在眾多酒瓶中,具有中國傳統風格個特色的陶瓷酒瓶更是獨領風騷,近年來受到不少藏家的青睞而推崇備至。在大量陶瓷酒瓶上,我們能夠感受到這種厚積薄發的傳統文化影響,也因此構成了酒瓶收藏的重要價值。中國的釀酒史源遠流長,酒瓶也隨著釀酒業的發展不斷得到關注,通過對酒瓶的收藏,可以了解我國釀酒、飲酒和各種名牌酒品的發展歷史,見證我國酒類包裝的發展。

            陶瓷酒瓶的收藏價值主要分兩方面:

            歷史價值。

            如新石器時代盛酒的多系陶罐,到了商周時代則變為青銅器支撐的壺、鈁為主,漢代以后歷朝出品的酒瓶更是推陳出新,一直到當代以陶、瓷、玻璃酒瓶為主。

            藝術價值。

            陶瓷酒瓶可謂“雅俗共賞”。 一般來看,“俗”陶瓷酒瓶,數量多,制作較粗糙,構思缺乏想象,工藝不規范,造型樸素、變化較少,線條單一,裝飾無華,色彩單調。比較“俗”的陶瓷酒瓶,即使是宋代的,品位也不高、缺乏欣賞價值。通常書寫隨便,不規范。“雅”陶瓷酒瓶,數量少,選料講究,制作精細,工藝高超,構思奇妙,想象豐富,造型逼真,線條和諧,色彩豐富,裝飾典雅,渾圓脂潤,品種繁多。就造型看,有人物形,如不倒翁、關公頭形;有動物形,如飛禽走獸、魚蟹蝦蟲形;有植物形,如樹桿、竹節形;有神仙形,如彭祖、大佛形;有其它日常生活物品或用品形,如飛機、火車、火箭、葫蘆、布袋、房屋、編磬、鼎、牛角形。有現實主義派的,也有抽象派的。有中國傳統形式的,也有中西結合形式的。所以用“百花齊放”來稱贊“雅”陶瓷酒瓶的造型,恰如其分。

            紫砂陶藝是中國傳統工藝之一,紫砂酒瓶是紫砂陶藝中的一朵奇葩。“雅”紫砂酒瓶選料考究,制作精巧,造型奇妙,光潤亮澤,莊重灑脫,雕刻集中國書法、繪畫、詩詞諸藝術于一體,極有收藏價值。當代,宜興紫砂壺廠制作的“開封府酒”紫砂酒瓶,圓形長壺嘴,樹枝形三柱高提手,陰刻名家書寫“開封府酒”四字和“宋風熏人醉,流連忘故里”詩句,大方典雅,耐人尋味,兼有觀賞和實用價值,大可收藏。中國陶瓷藝術聞名于世,江西景德鎮、宜興;浙江龍泉窯;山東淄博;山西;河北唐山;河南鞏義;湖南醴陵;湖北;四川邛窯;廣東佛山石灣;廣西北流;福建建窯等著名陶瓷器生產地制作的陶瓷酒瓶,是中國陶瓷藝術的重要代表。宋代浙江龍泉窯制作的影青酒瓶、江西湖田窯制作的藍玉酒瓶、元代制作的“四不像”酒瓶、四川明代邛窯制作的精品“邛崍大全燒坊”酒瓶、河南鞏義制作的唐三彩酒瓶、江西景德鎮清代制作的“天號陳”酒瓶等,都是極品。

            收藏家之所以喜歡收藏,除了因為收藏物的價值之外,還因為收藏物的觀賞意義與能夠讓人大開眼界,增長見識。

            一詩一酒透醇香。陶瓷酒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在這里得到了無限的延伸。此時此刻,手把一壺溫熱的美酒,淺斟細酌,共賞天下,豈不美哉?

            景德鎮陶瓷從72到1的轉變


            每年,全球矚目的拍賣行的高價珍品,必有出自景德鎮的官窯瓷器,這些沒有個人名款、甚至很多連底款都沒有的器物,以現代人最為在意的方式——價格,來使這個一千年來,始終是中國制瓷中心的城市蒙羞。

            同樣讓景德鎮感到慚愧的,是瓷都的稱號讓位于佛山、德化,大量的衛浴、瓷磚、盤碗盞碟占據了中國大大小小的超市貨架;而講究品位的人,愛上了唐山的骨灰瓷;在傳統的影響下,喝茶的癡迷于宜興紫砂泥料的養成變化。說起景德鎮,人們的心里想到的是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的故事。景德鎮像歐洲一樣老了,再也不能引領陶瓷消費潮流,繼續成為全世界愛瓷者的朝圣地。祖宗的飯好吃,倒是從樊家井流出的仿古瓷器,占據了各地古董店的半壁江山。我曾在廣州一個古董店,很誠懇地問老板,有沒有比較好的仿古作品可以出售,他指著一地的元青花,很認真的告訴我,我沒有新東西,都是老的。另外,不止有一個人問我,你所給我看的這個瓷器,和街心公園扯著“景德鎮陶瓷精品大賣”里的東西比,有什么區別?南京某陶瓷藝廊曾在某藝術館做當代陶瓷名品的展覽,我有幸參觀,只見到在一堆灌漿坯的器物當中,幾尊佛教主題塑像有些鶴立雞群,艷麗窮工,讓我徒生“膜拜”之意。在景德鎮,市中心的陶瓷大世界對面的蓮社北路上,有專門給外地人開的各家陶瓷店,“大師”作品在此匯集,這些恐怕就是人們眼中的景德鎮。

            “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作為絲綢之路的最大宗產品,陶瓷的工序是復雜的。正因為國外在仿制陶瓷時,從泥料、成型、裝飾、釉料、燒成等諸多環節中都存在著技術瓶頸,遲遲不能突破,景德鎮才能獨立鰲頭數百年。景德鎮很早就成為手工業大規模生產的典范,陶瓷生產上下各環節都單獨成為產業,并互不侵犯,甚至互不了解。在以鄉土宗親為人際關系紐帶的時代,景德鎮本地及周邊府縣的工人們,很自然地圍繞著陶瓷生產,形成了不同的行會組織。陶瓷以手相傳遞,行業相對自我封閉,拉坯者不利坯,利坯者不會去搶挑坯的生意,青花五彩,各有能工巧手。國外消費者的訂單,隨洋流和海風而來,趨水路經昌江直達景德鎮。和今天的中國生產ipad和牛仔褲不同,那個時代,景德鎮占據的是利潤的上游,景德鎮是被山寨的對象。而在我看來,最大的不同,如今我們被卷入了機器大生產時代,藝術品被復制的時代。當年則是手工時代的大生產,盡管也會采用先進的水力機械來進行碎礦、制釉,但機器尚未使人一蹶不振地忙于應付,生產還是以人為中心,所有的陶瓷制品,自然地帶上了人的溫度。

            工業時代只會使需要的人手更少:在德化,先進的機械制坯,只要把泥料放入置料口,加工好的瓷坯就會源源不斷的產出,極大地節約成本。在佛山,龐大的車間有自動的機械噴淋釉水,馬桶成品如山堆積。GDP的時代,手多必敗。

            面對72雙手在當代陶瓷產業中的失敗,景德鎮也往往推舉出另1雙手來——“大師”之手和“陶藝”之手。在當今的體制中,“工藝美術大師”和“陶瓷藝術大師”是能攪動市場的兩只大手,不諳藝術之人,往往被名號所迷惑,以為由政府部委評出的大師,必出精品,也一定“值錢”。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定是嚴謹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卻在去年錄入了景德鎮的書記,一時坊間熱議不表。依附于這兩大師之下者,則有門徒若干等,又各成其師。以下統稱“大師”們。按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不少“大師”其實只能承擔72雙手中的一雙或幾雙手的功能,而更多的“大師”其實默默無聞——可曾有國家評出拉坯大師和裝坯大師或裝窯、燒窯大師呢?

            因為按照正統的觀念,陶瓷的裝飾部分——繪畫裝飾、色釉裝飾、雕塑裝飾等,更接近或等于學院中的“美術”相關范疇,而其他部分,練泥、補水、拉坯或利坯,則是一種低附加值的苦力勞動。這些從業者,只能被稱之為“師傅”。如同我們在面對一副書畫時,并不去關注紙墨的作者一樣。然而陶瓷并非書畫,陶瓷對器形、材質、裝飾、燒成的要求是相等的,其中任何一項成為短板,意味著全面失敗。況且陶瓷有著不同于書畫的語言和表現力,又有著書畫不具備的平民特性——自有陶瓷始,主要承擔的還是器皿的功能。歷史上被創造出來的陶瓷實用器皿,卻往往在博物館,享受著和那些署名的大藝術家作品同列的地位。以景德鎮為例,一件宋代的湖田小粉盒上體現出的迷人魅力,帶給人的藝術享受,要遠高于某些當代“大師”的“作品”。宋代小粉盒的藝術力量,正是這些不知名的“手”共同創造的結果。

            將陶瓷美術化的傾向和市場一起共同造就了景德鎮目前之怪現狀:以美術凌駕于陶瓷工藝之上,又尤以繪畫當作陶瓷語言的最高表達。一部分陶瓷創作脫離實用的需要,被僅僅當作是瓷畫和昂貴的陳設,而體制養成的“大師”輩出,模仿和不思進取成為主流。玄乎其神的炒作、自以為是的派頭,讓人摸不著門道的價格,都硬生生地阻斷了普通人和工藝之美相逢的可能;另一方面,大批量的作坊學徒工陶瓷橫行,貼花、灌漿,瓷器被像牛仔褲一樣地大量生產出來,同樣失去了昔日景德鎮陶瓷最可貴的工藝特性,變得面目全非,消費者則面對一堆粗制濫造的器物失去辨別力。

            不過,并不至于對景德鎮徹底失望。想了解景德鎮,你可以到昌江廣場去。新修的路面雖然坑坑洼洼,卻可以輕易地走到景德鎮正在變化中的三個地點:老廠、雕塑瓷廠、陶陽新村,這三個地點實際是由兩個中心松散地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我告訴你,這三處地方匯集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陶藝作家,你不要覺得驚訝。而景德鎮的將來,并不是要去生產廉價的瓷器,而是維系于陶手的手上。所以盡管在GDP上無法和佛山德化抗衡,景德鎮卻不會永遠墮落下去。救贖景德鎮者,一是景德鎮自身深厚的傳統工藝和文化積淀,二是中國陶藝的漸興,三是有識之士的努力推動。

            對中國人來說,陶藝還是新的,只是中國享有瓷器之國的美譽,國人對陶藝的了解,普遍還在于小朋友課余捏泥巴。景德鎮其實也不是了解陶藝的,景德鎮陶瓷學院的老師們,雖然不乏陶藝家,卻始終是在學校和學術的圈子中做陶藝,作為舶來品的藝術門類,油畫進入中國一百多年,尚不能成大氣候,何況陶藝這個小兄弟呢。如果說景德鎮傳統陶瓷是過手七十二,那么,純粹的陶藝,就真的似乎是一,陶藝更多的屬于個人的創作,從練泥、拉坯、修坯、裝飾、配釉、罩釉、燒制,一個人負責到底。至于艾未未在景德鎮定做1億顆陶瓷葵花籽,燒成后運到倫敦鋪開就展覽,展覽就大賣的“當代藝術”,連景德鎮陶手都覺得震驚——那是艾未未啊。

            更多的人是親自到景德鎮來做陶藝,除了景德鎮陶院的師生,八大美院的陶藝學生都有在景德鎮做工作室,央美的坐著Z67離開文化的首都北京,在陶藝的首都景德鎮成立Z67工作室;國美的工筆高手,靜悄悄地在新廠的民宅里畫宋代的花鳥和人物,不過這次,他們不要絹或紙了;魯美的姑娘們,做出青花的項墜、青釉鏤空的首飾,滿足自己的美,才能把美傳遞給其他人。牛人李飛的壺經常出現在好幾家店里,這個對青釉和壺型深有研究的年輕陶藝家是內蒙人也是景德鎮人……

            景德鎮的再度國際化,已經不是外國傳教士來偷師,而是來創作、展覽和交流。香港的樂天陶社,在倒閉的國營雕塑瓷廠租下舊廠房,接待來自全世界的陶藝家來訪問或者駐場創作,在樂天,一個叫Dryden的美國陶作家,壺越做越小了——他開始喝中國的功夫茶,他的壺是我用過的最好用的壺,用才能明確需要,符合需要的美是體貼人心的真美。兔年,Dryden和所有的陶手一起,參加樂天陶社的年度生肖陶藝展——“一人一兔”展,他自己拉坯的盤子上,畫的兔子在追逐逃跑的胡蘿卜。從Dryden的作品中,我看出,“景德鎮國際化”這個詞的真意,就是在景德鎮的世界陶藝家做出新的景德鎮陶瓷。

            每周六,年輕的陶藝家們到雕塑瓷廠樂天陶社門口擺地攤,把自己學習中的作品交換成生活費,慢慢的人氣匯攏,樂天接手改名為“樂天周六創意市集”,在樂天的扶持和推動下,這里成為了中國陶藝的創作和交易中心。而除了周六,圍繞樂天開的小店也別有風情,“山石”的王平來自紹興,他階段性的制作重點是酒具,如今老酒要新瓶來裝;蟬工坊是小蕾和志權,小蕾是從河北燕山大學來的“景漂”,大學教師家庭成長的她,做出的日用器皿有著寧靜而鮮艷的氣息;樂天的老板當然是陶藝家,年輕的陶手提到鄭祎,再玩世不恭的都會流露出敬意……

            我是不是可以把景德鎮比作昔日的圓明園和宋莊?相似處或者僅限于藝術,不同處卻更多,因西畫的語言全來自西方,敘述方式亦不少是翻版,再者油畫本身是純粹的美術;陶藝同為舶來品,其語言卻幾乎都能在景德鎮的傳統中找到,現在的景德鎮陶藝,正是在傳統的72手基礎上進行的1手創作,優勢不言自明。日本陶藝自民藝運動后得到迅猛發展,才會在世界享有盛譽,景德鎮陶藝唯一的不明朗處,恐怕就是沒有它的栗憲庭和柳宗悅。

            景德鎮陶瓷


            景德鎮地區的制陶業“始于漢世”(東漢,公元25-220年),此時的陶器“質甚粗,體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邇俗粗用”,并不遠銷。因此,影響所及,極為有限。

            景德鎮地區“水土宜陶,陳(陳代公元557-589)以來土人多業此,鎮陶自陳代以來名天下。”東晉(公元317-420年)時人趙概對景德鎮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燒等工藝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為發展景德鎮由陶至瓷的變革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制瓷師主”,立廟奉祀。南北朝時,陳至德年元年,京城興建宮殿,陳后主詔新平鎮燒制瓷礎進御;隋(公元581-618年)大業中,新平鎮制成“獅象大獸兩座,奉于顯仁宮”,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鎮陶瓷已開始名揚天下。“陶窯,唐初器也,土惟白壤,體稍薄,色素潤”,“稱假玉器”,“鎮鐘秀里人陶民所燒造”,“陶玉攜瓷入關中,且貢于朝,于是昌南鎮瓷名揚天下”,“霍窯,窯瓷色亦素,土善膩,質薄佳者瑩潤如玉,為東山里人霍仲初所作,當時呼為霍器”。邑志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詔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進御。”據考古發現,景德鎮五代窯址頒布甚廣,有十八處之多,尤其是延續六、七百年之久的湖田古窯址,規模最大,影響甚遠。這些窯址都燒青瓷和白瓷。青的色調偏灰,白的色調純正。而且,白瓷胎質細密,透光度較好,其燒成溫度已達1150-1200℃,孔隙度為0.8%,胎體白度達70%以上。器物主要有盤、碗、壺、盒、水盂等,以盤碗為主。這說明,五代時的景德鎮以她為南方最早燒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從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壟斷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對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對于元、明、清瓷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宋代,景德鎮瓷器以靈巧、典雅、秀麗的影青瓷而著稱于世。這種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燒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礎上燒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細膩,有“素肌玉骨”之譽,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瑩潤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種精細的花紋,三者互相結合,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形成“顏色比瓊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細秀麗,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約風姿,成為我國陶瓷史上一個極其珍貴的品種,從而使得景德鎮躋身于宋代名窯之林。

            宋代景德鎮制瓷業已呈現繁榮局面,據考古發現,宋代窯址分布多至30處,有窯“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發展到數百種之多。宋代的景德鎮不僅燒造出了溫潤如玉、品種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燒造出大批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種顏色釉瓷器。

            景德鎮陶瓷史


            景德鎮地區的制陶業“始于漢世”(東漢,公元25-220年),此時的陶器“質甚粗,體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邇俗粗用”,并不遠銷。因此,影響所及,極為有限。

            景德鎮地區“水土宜陶,陳(陳代公元557-589)以來土人多業此,鎮陶自陳代以來名天下。”東晉(公元317-420年)時人趙慨對景德鎮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燒等工藝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為發展景德鎮由陶至瓷的變革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制瓷師主”,立廟奉祀。南北朝時,陳至德年元年,京城興建宮殿,陳后主詔新平鎮燒制瓷礎進御;隋(公元581-618年)大業中,新平鎮制成“獅象大獸兩座,奉于顯仁宮”,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鎮陶瓷已開始名揚天下。“陶窯,唐初器也,土惟白壤,體稍薄,色素潤”,“稱假玉器”,“鎮鐘秀里人陶民所燒造”,“陶玉攜瓷入關中,且貢于朝,于是昌南鎮瓷名揚天下”,“霍窯,窯瓷色亦素,土善膩,質薄佳者瑩潤如玉,為東山里人霍仲初所作,當時呼為霍器”。邑志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詔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進御。”據考古發現,景德鎮五代窯址頒布甚廣,有十八處之多,尤其是延續六、七百年之久的湖田古窯址,規模最大,影響甚遠。這些窯址都燒青瓷和白瓷。青的色調偏灰,白的色調純正。而且,白瓷胎質細密,透光度較好,其燒成溫度已達1150-1200℃,孔隙度為0.8%,胎體白度達70%以上。器物主要有盤、碗、壺、盒、水盂等,以盤碗為主。這說明,五代時的景德鎮以她為南方最早燒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已的地位,從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壟斷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對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對于元、明、清瓷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宋代,景德鎮瓷器以靈巧、典雅、秀麗的影青瓷而著稱于世。這種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燒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礎上燒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細膩,有“素肌玉骨”之譽,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瑩潤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種精細的花紋,三者互相結合,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形成“顏色比瓊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細秀麗,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約風姿,成為我國陶瓷史上一個極其珍貴的品種,從而使得景德鎮躋身于宋代名窯之林。

            宋青白瓷刻花注碗

            宋代景德鎮制瓷業已呈現繁榮局面,據考古發現,宋代窯址分布多至30處,有窯“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發展到數百種之多。宋代的景德鎮不僅燒造出了溫潤如玉、品種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燒造出大批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種顏色釉瓷器。

            元代景德鎮成功地燒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紅瓷,這是兩種極具特色和名貴的品類。青花著色力強,呈色穩定,紋飾永不褪脫,且風格幽靚典雅,素凈秀麗。光潤透亮的青花釉與素雅明凈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襯托,頗具中國水墨畫之特色,并且標志著由素瓷轉為彩瓷的新時代的到來;元青花以其多層次,滿畫面,主次分明的裝飾特征和以彩繪為主兼刻、劃、印花的裝飾技法,為我國陶瓷藝術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釉里紅以銅紅料在胎上繪畫紋飾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使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瓷器,燒成難度大,色彩艷麗,以至于到今天它還是一個極其珍貴的瓷器品類。釉里紅可以單獨裝飾瓷器,亦可以與青花結合,稱作青花釉里紅,兩者相映生輝,極其名貴。

            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

            在高溫顏色釉的燒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設立于1278年的浮梁瓷局掌燒的“樞府”瓷,胎體厚重呈失透狀,色白微青,恰似鵝蛋色澤(又稱“卵白釉”)。這種潔白潤澤的樞府卵白釉,是青花和釉里紅等彩瓷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也為以后釉上彩瓷器和明初“潔白”瓷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其它色釉如紅釉、藍釉、金釉等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對各種呈色劑的發色規律已有熟練的掌握,使景德鎮瓷器裝飾異彩紛呈,從而結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類銀的局面,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

            明時的景德鎮官民競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鎮”,“合并數郡,不敵江西饒郡產……若夫中華四裔,馳名獵取者,皆饒郡浮梁景德鎮之產也”,景德鎮真正成了“天下窯器之所聚”之地。除了在繼承前代技術并發揚光大的種類燒造方面外,明代景德鎮還消化和吸收了各大日益沒落的著名窯場的優秀技藝,并廣采博收外來文化的精華,不拘一格,大膽創新,創造了許多新的品種、新的造型、新的裝飾,真正是“開創了一代未有之奇”,而所有這些創新,不僅造就了明代景德鎮在全國制瓷業的中心地位,而且光照千秋,輝映千古。

            明洪武 青花纏枝蓮大罐

            永樂時,景德鎮成功地燒出了玲瓏瓷,到成化(公元1465-1487)年間,又造出精細的青花玲瓏瓷,玲瓏瓷碧綠透亮,青花青翠幽雅,融為一體,引人入勝。

            大龍缸和薄胎瓷的燒造成功,是明時景德鎮瓷業高度技術成就和制瓷技師驚人智能的體現。大龍缸,直徑高度均達70厘米以上,通身飾以五爪龍須,形制巨大,氣勢宏偉,荘重肅穆,為帝王專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進而更現它的神秘。薄胎瓷的制作,從另一個方面顯示了制瓷技師的藝術匠心和智能,最薄最細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紙”。

            以成化閗彩為代表的彩瓷,是我國陶瓷史上空前的絕作。創于成化時期的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種色彩相結合的閗彩工藝,開創了我國彩瓷的新時代。成化時期的閗彩,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種,多者達六種以上,而所施色彩的特征又極其鮮明,比單純的釉下彩或釉上彩更加絢麗,給人以爭奇斗艷,美不勝收之感。至嘉靖(公元1522-1566年)、萬歷(公元1573-1619年)年間在成化閗彩的基礎上創出了青花五彩,改變以閗彩中僅青花是構成整個圖案的決定性的主色地位,而使青花只是構成整個圖案的一種顏色,青花和紅、黃、綠等色處于一樣的地位而沒有主從之分,這就大大豐富了青花五彩的表現力,呈現出以紅、淡綠、深綠、黃、褐、紫以及釉下藍色為主突出紅色的局面,嘉靖、萬歷彩瓷也就以圖案花紋滿窯,色彩濃艷深翠而行于世。明代彩瓷還有白地綠彩、青花紅綠彩和釉上五彩以及填彩、金彩等等,素三彩也較為出名。

            明代景德鎮的高溫單色釉(燒出溫度在1200℃以上)和低溫單色釉(燒成溫度在1200℃以下)瓷器都有很大發展。白瓷的制作,明代各朝都有燒造,各臻其妙。永樂的潔白甜凈;宣德(公元1426-1435)的汁水瑩厚如堆脂,光瑩如美玉;嘉靖的純凈無雜;萬歷的透亮明快;無不使人嘆服稱奇,爽心悅目。明代單色釉最具突出成就的還有永樂、宣德的紅釉和藍釉,以及成化孔雀綠和弘治(公元1488-1505年)黃釉。明永樂時的鮮紅器亦稱“祭紅”,釉厚如脂,光瑩鮮艷,有“永樂之寶”之譽,贏得“永器鮮紅最貴”的評價。宣德年間的寶石紅釉又比永樂鮮紅釉更勝一籌,釉汁晶瑩似紅寶石,胎質細膩堅致,極其名貴。明代的藍釉瓷器,在宣德時燒造較多,后人把它和白釉、紅釉相提并論,推為宣德瓷器的“上品”。

            清代前期的景德鎮制瓷業,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無論是產品造型、裝飾技法、還是裝飾題材、裝飾風格,都達到了“參古今之式,運以新意,備諸巧妙,于彩繪人物、山水、花鳥,尤各極其勝”的極度繁榮境界,制瓷技術幾乎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此時的景德鎮“延袤十余里,民窯二、三百區,工匠人夫不下數萬,借此食者甚眾,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垛”(唐英《陶人心語》),“利通數十省,四方商賈,販瓷者萃集于斯”。與明代一樣,清代也是官窯民窯并存共榮,并且均有名窯精品。

            清 雍正 粉彩八桃天球瓶

            清代前期的御窯廠,名窯輩出,創新層出不窮。康熙年間著名的官窯有“臧窯”、“郎窯”。康熙年臧窯,“廠器也”,為督陶官臧應選所造。臧窯的主要成就是單色釉,但青花、五彩、素三彩、釉里紅均極為精巧。康熙青花色彩艷麗純凈,瑩澈明亮,層次分明,有“青花五彩”之譽,別具風格而“獨步本朝”,尤其是民窯青花更為清代青花的典型代表;康熙五彩發明了釉上藍彩和黑彩而成了彩瓷的又一個轉折點,基本上改變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結合的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而且,隨著色彩的增多,金彩的運用,突破了明嘉靖在樊紅、霽紅等地上描金的單一手法,而使康熙五彩鮮艷富麗,光澤透澈明亮。郎窯,為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撫郎廷極在景德鎮督造御窯時生產的瓷器。郎窯以仿明宣德和成化窯器而著稱。郎窯的杰出成就,是仿制明宣德祭紅釉而創制的以郎窯紅為代表的顏色釉,郎窯紅,“華而不俗,色正朱”,其深艷的色澤,猶如凝結的牛血一般鮮紅(故也稱其為牛血紅),釉面透亮重流,器物里外開片,既象玻璃般光澤鮮艷奪目,又象紅寶石一樣瑰麗,極為名貴,為歷代珍品。康熙時還曾燒制出與郎窯紅齊名的色調淡雅的缸豆紅,也稱美人醉;用詩“綠如青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形容它極為貼切。在五彩基礎上,受琺瑯彩制作工藝的影響而于康熙朝始創的粉彩,到雍正年間獲得空前的發展,并且有“清一代,以此為甚”,彩料中砷元素的摻入,加上國畫沒骨法渲染手法的運用,突出了書畫的陰陽、濃淡、深淺的立體感,同時粉彩燒成溫度較古彩低,色彩對比比較和諧;因而顯得粉潤柔和,色彩豐富絢爛雅麗,形象逼真,構圖文雅雋秀,所謂“鮮嬌奪目,工致殊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集詩、書、畫、印于一身而又以瓷器藝術為第一的督陶官唐英主持下唐窯,成就輝煌,既是乾隆一朝的代表,也是中國古代制瓷史成就的代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以47歲之身協理窯務,他以陶人之心主持陶政。胎質、釉面、器型、品種、工藝手法、裝飾形式、釉上和釉下彩繪,無論仿古,無論創新,無不登峰造極。正如《景德鎮陶錄》所述:“公深諳土脈,火性,慎選諸料,所造俱精瑩純金。又仿效古名窯諸器,無不媲美;仿種種名釉,無不巧合,萃工呈能,無不盛備……窯至此,集大成矣!”。從乾隆中期開始,景德鎮的瓷業已露衰落之端倪,到晚清而日趨衰落,道光以后,一直到公元1949年4月29日景德鎮解放,景德鎮瓷業一直處于蕭條狀態,“故乾隆一朝,為清極盛時代,亦為一代盛衰之樞紐”《飲流齋說瓷》。

            陶瓷知識頻道為陶瓷網重要內容組成部分,我們精選的《景德鎮陶瓷酒瓶廠家_1斤裝陶瓷酒瓶批發》內容由編輯撰寫而成,希望您對我們的《景德鎮陶瓷酒瓶廠家_1斤裝陶瓷酒瓶批發》一文感到滿意,如需瀏覽更多專題請訪問:陶瓷文化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
            凯时ag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