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為期五天的第十九屆中國(佛山)陶瓷博覽會落下帷幕。周末兩日,展廳尤為冷清,部分展商表示一天只接待了十多個客戶,對展會效果略有失望。
下午2點,中國陶瓷城展區人流量已明顯不如頭兩天。偌大展廳走廊上,只有屈指可數的一些客商,且多是國內客商,外商蹤影幾乎不見。從過去幾屆陶博會情況來看,一般在4月19日廣交會一期結束后,19日至21日陶博會會迎來人流高峰。
中國陶瓷城客戶接待處工作人員稱,本次陶博會有兩個人流高峰:一個是18日開幕當天上午,一個是19日下午,其余時間人流較少。該說法從官方公布數據中也得到印證。據主辦方統計,開幕首日客流量為18726人次,其中專業買家6552人次,占35%;19日客流量為18489人次,到了20日已縮減至12600人次。
下午3點,中國陶瓷城外臨時展區,離展會結束還有三小時,一些參展商已開始撤展臺了。在佛山亮劍陶瓷展廳,由于已沒什么客戶來看,工作人員正在聊天。談及此次展會效果,展廳負責人直呼:“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第一天開幕,人還挺多,第二天下大雨,第三天水漫陶瓷城,第四天客商都走了,第五天我也要走了。”ALLKING陶瓷展廳負責人表示,去年10月他也是在中國陶瓷城參展,同樣的地方,感覺今年人流量縮水了一半還多,尤其是周末幾乎沒什么客戶,一天只有十多人來看。“國內外經濟形勢不好,本來我們對此次展會也是寄予厚望,但從目前效果來看,有點失望。”
對此,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表示,人流減少是大環境所致,就像廣交會今年人流也減少一樣。“陶博會畢竟是一個專業性展會,參觀人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給一些中小企業提供一個展示平臺。”不過,藍衛兵也坦承,陶博會目前離世界級展會還有一定距離,展會分中國陶瓷城、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華夏國際會展中心三處也確實不利于陶博會的發展,如果將來能夠統一,將會使陶博會更具效應。
taoci52.com擴展閱讀
博覽會向海內外客商發函1600份
近來,博覽會執委會辦公室通過寄發邀請函、發送電子郵件、參加各種展會等多種方式,廣泛進行招商招展,呈現良好勢頭。
截至目前,已有湖南、河北、湖北、江蘇以及日本、韓國、荷蘭等國內外的參展商和采購商明確表態將來景參加2008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并發來回執預訂展位。此外,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也已明確表示將攜帶最新研發的科研成果和產品參會。
博覽會執委會辦公室還抓住近期國內大型展會集中召開的有利時機,組織工作人員兵分五路,趕赴西安、廣州、武漢、南京、義烏等地,參加各種大型展會,實地推介瓷博會,開展招商招展活動。瓷博會招商人員向參加各大展會的客商大力推介瓷博會,并向海內外采購商分發瓷博會邀請函1600余份,不少國內外的企業和客商在詳細了解了瓷博會的具體情況之后,當即排出日程,屆時將來景參加瓷博會。在“中國義烏文化產業博覽會”期間,瓷博會執委會辦公室還與浙江義烏市政府進行友好協商,雙方對兩地今后借助各自展會平臺進行推介達成了共識。
佛山瓷陶博覽會離“國際”還有多遠?
第十七屆佛山陶博會剛剛落幕,佛山陶瓷行業又開始謀劃半年之后登場的第十八屆怎么招商了。至于第十七屆的效果到底如何?媒體有不少議論,但很少聽到業界的聲音。或許是因為這個一年兩次的陶博會過于密集,業界鮮有時間來評估和反思。如果忽視這一點,佛山陶博會的轉型升級也許只能是空中樓閣而已。
佛山陶博會全稱是“中國(佛山)國際陶瓷及衛浴博覽交易會”。從媒體報道來看,剛剛落幕的第十七屆陶博會采購商中,外商比例達到30%,配得上“國際”二字。然而,如果從參展商的角度衡量,佛山陶博會和“國際”很不靠譜:近600家參展商中,沒有一家為國外企業。表面上眾聲喧嘩,但實質上仍舊是中國陶瓷界自娛自樂的“卡拉OK”。媒體還披露說,這次陶博會主辦方組織了兩場論壇,其中一場開始5分鐘就陸續有人離座,論壇僅持續半小時就草草收場。理由很簡短:貨不對板。論壇的主角既沒有“國際”,也缺少分量,誰會去這種場合浪費時間?
佛山陶博會的“外傷”不輕,但“內傷”更重。
坦率而言,佛山陶博會走到今天,無論是規模還是內涵,最多只是一個賣場的升級版,離真正的“會展”尚遠,離真正的“國際會展”更遠。佛山陶博會由過去中國陶瓷城和南莊華夏陶瓷城的“兩城紛爭”演變為現在的“一展三館”,盡管番號統一了,但賣場的屬性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場館布局分散、相距較遠,讓采購商來回辛苦奔波不說,要命的是,各個場館之間根本沒有差異,除了品牌不一樣外,產品幾乎是大同小異,導致“不去不安心,去了又白去”的尷尬局面。究其原因,無外乎大家的眼光只集中在做生意,而不是在做會展。
會展是無形資產,但佛山還是用經營有形資產的辦法來經營會展,結出的果子當然只能是場地經濟,而不是會展經濟。
著名競爭理論專家波特曾經指出,經濟發展的最后階段實際上就是一個文化階段。陶瓷會展是陶瓷工業發展的高級階段,也是陶瓷產業經濟發展的上層建筑。真正的陶瓷會展是通過產品、信息、設計、研發、技術的信息交流和交易活動,在極短的時間里完成大量的交易活動。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司平時很少搞促銷活動,它們將主要精力集中于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的展會,并通過經營會展,為所在城市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知名度。城市不大、陶瓷產量也不大的博羅尼亞和瓦倫西亞就是憑借陶瓷會展而舉世聞名。
作為中國陶瓷產業的巨子,佛山集中了產業鏈的精華,如色釉料、機械設備、設計、營銷、傳媒、品牌和物流等企業和人才,但卻沒有一個能適應陶瓷產業的上層建筑,未能將產品層次提升、整合為彰顯陶瓷文化及生活方式的一流會展。上升不到文化層面的會展只能是個大賣場。推銷的是瓷磚,比拼的是價格。賣場最后會淪為“價格屠宰場”。
一個有影響力、有號召力的會展背后,一定有一個具有戰略眼光和巨大整合能力的操盤手。會展的組織者是戰略的設計者、資源的整合者和戰術的執行者。佛山陶博會存在的“外傷”和“內傷”實際上已經表明,這樣的操盤手至今還沒有出現。
曾經是佛山名片的西樵的紡織、張槎的針織之所以江河日下,淪落到今天的處境,不僅是產業升級無力,也是會展經營無方導致的。佛山陶瓷不能重演這樣的悲劇。據說佛山陶博會曾經請過洋人操盤,但本土化的能力又遠遠不夠。中國的事情最終還是要由中國人自己搞掂。會展是智慧產業,不是比場地大小,而是智慧、胸懷和境界的考量。現在是呼喚陶瓷會展巨人的時候了。
佛山不存在要不要陶瓷會展的問題,而是怎么做大的問題。早在幾年前,佛山市委、市政府就把佛山陶博會發展目標定位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三大會展之一。盡管佛山陶博會已經稱得上國內陶瓷行業的頂級展會,但與國際最有影響力的陶瓷會展相比,佛山的距離還很遙遠。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陶瓷會展——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陶瓷展,17萬多平方米的巨大展館,人家只準一家中國陶瓷企業參展,而且只給30平方米。人家既害怕中國企業“偷”專利,也從骨子里看不起中國陶瓷。這樣的現象雖然窩囊,但卻是佛山做大會展的機會。作為中國陶瓷產業的頭號種子選手,佛山必須承擔起終結歷史的責任。
但是,留給佛山的時間已經不多。國內陶瓷產區群雄并起,多極化的態勢日趨明顯,多極化的會展經濟也會隨之而來。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佛山最有資格解開這個謎底。這不是希望,而是必須!
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博覽獎
海歸藝術家為景德鎮陶瓷書畫添“新貴”
他榮獲了陶瓷的最高獎項“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博覽獎”。作為中國文化代表之一的的景德鎮瓷板畫,其表現形式正在發生變化。出生于廣州的海歸藝術家連澤強獨創的立體堆雕瓷板畫,為景德鎮陶瓷書畫增添了“新貴”。
連澤強10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目前中國瓷板畫的表現形式主要是有青花、粉彩、新彩,但瓷板畫創作太墨守陳規。如今有一群人聚集到景德鎮,使景德鎮瓷板畫的表現形式發生了變化,民間的瓷板畫正在發生變革,包括一些立體瓷板畫的出現。
在連澤強的工作室里,幾幅乍看是傳統山水畫,細看卻是棱角崢嶸的“立體”瓷板畫,畫面中的山水呼之欲出。連澤強說,瓷板畫的出現在當代藝術上已有時日,但用這種形式來體現山水畫面貌尚屬首次,這就是立體堆雕瓷板畫。
從小學畫并迷上了書法和籇刻的連澤強,受陶瓷盆景的靈感啟發,萌生了用陶瓷來立體呈現中國傳統書畫的創作思路,并為此專門在十多年前從定居的澳洲回到中國,到瓷都景德鎮潛心研究陶瓷藝術。連澤強通過對釉色的調整,在經歷無數次失敗后,終于創出了立體堆雕瓷板畫,他因此獲得了陶瓷的最高獎項“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博覽獎”。
連澤強介紹,立體堆雕瓷板畫的燒制工藝十分復雜,一件完美的作品必須經過多次燒制才能完成,而且成品率只有20%。
立體堆雕瓷板畫剛一問世,就受到了業界關注。連澤強日前在廣州舉辦的展覽上,吸引了眾多的市民。連澤強還計劃將這些精品陸續拿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展出。
連澤強認為,中國陶瓷是中國文化的沉淀,陶瓷堆雕藝術只是目前引起景德鎮陶瓷藝術發展震蕩的技法表現之一,在未來的10年內,景德鎮的陶瓷書畫將進入百花爭放的時代。
連澤強說,由于釉面的光澤度,用瓷板畫表現油畫的效果很難,但是這種表現形式也被藝術家成功破解了。他的一位朋友已經可以把油畫完整地燒制在瓷板上,不用手觸摸的畫,就效果上看,你分不清楚是油布還是瓷板。
北流陶瓷博覽會 陶瓷制品爭奇斗艷
仿古求真的工藝,歷史悠久的文化,推陳出新的應用……在中國(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上,顯示出的不僅僅是陶瓷制品的爭奇斗艷,更是透露出深厚的文化思想底蘊。
傳承文化,工藝仿古求真
晶瑩剔透的翡翠釉片如玻璃板擠壓下的冰花,層層疊疊覆蓋在胚體上,青色豐潤飽滿,瓷體平滑如鏡,呈現出自然雅致的美感……“看,我們也能做冰裂紋了。”在浙江龍泉市古窯瓷廠的展位,負責人老馮告訴記者,該廠的高級工藝師的發明專利,使龍泉青瓷失傳千年的南宋宮廷御用瓷燒制的冰裂紋制作工藝,重放光彩。據了解,位列宋朝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青瓷,就是以燒制紋片釉著稱。
老馮還說,陶博會是陶瓷界的一大盛事,他們帶著龍泉冰裂紋產品來參展,不僅是增加同行間的交流,也希望這一工藝能繼續傳承。汝窯、哥窯茶具,德化凈白瓷擺件,這些昔日的陶瓷精品,如今都可讓普通百姓在家中盡情使用和賞玩了。
福建德化行知陶瓷研究所的許先生也告訴記者,該研究所重在研究古代制瓷工藝,并將其運用在現代工藝中,他們已成功地實現了對汝窯、哥窯等瓷器的仿制,這一工藝成為福建德化宏祥瓷業公司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一批批的有心人,重新挖掘古老的傳統工藝,讓這些藝術品在今天重放異彩。
適應形勢,生態陶瓷成新寵
生態瓷、生態釉,綠色環保低碳風也刮到了陶瓷行業中。許先生還介紹說,他們的研究所還研發了生態釉,以精美的三環陶瓷吸引了眾多市民觀看。(本報記者李岳青攝)20多種礦物質元素和瓷土為原料,經高溫煅燒而成,這種生態釉可釋放出對人體有益的遠紅外線和負離子,能達到優化水質的作用。
奇峰瓷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的銷售人員小張也告訴記者,該公司應用稀土材料、天然礦物質和高分子納米無機陶瓷材料,研發生產出新的生物陶瓷,應用在湯煲和茶壺上,具有強度高、耐熱好、吸收熱能大等特點,可有效節約燃料,且不含鉛、鎘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是一種綠色生態瓷新產品。
光大傳統,追求更高
和其他展位不同的是,龍泉大窯瓷文化研究中心就顯得冷清多了,但是這一展位的出現,卻為本屆陶博會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據了解,大窯古稱琉田,從五代開始,至宋、元、明,七百年間一直是龍泉窯生產的中心。大窯傳世青瓷無論是釉色、造型和工藝,都為其他窯廠所莫及,千年的青瓷文化之路也是從這里開始的。該中心深挖龍泉大窯所蘊含的深厚瓷藝術沉淀和文化資源,以青瓷文化的研究和推廣為宗旨,致力于將中華瓷文化發揚光大;該中心不僅集中了多位龍泉窯瓷藝名手,還常年邀請國內外知名陶瓷專家、設計師為藝術顧問,成為名人鑒賞的藝術長廊,有利于國內藝術院校和研究機構進行學術交流及藝術創作。
上海陶瓷博覽會 傳播“中國智造”
繼去年上海國際陶瓷生活藝術博覽會成功舉辦之后,第二屆陶博會又將于11月11日在世貿商城揭幕,今年的主題是“中國智造”。
今年參加陶博會的除了去年的參展商之外,還有意大利、法國、荷蘭、德國、韓國、日本等國機構踴躍報名。組委會表示,中國正在崛起,用國粹陶瓷構建國際陶瓷文化交流平臺,后世博時代,創新與創造將演繹為城市的自覺使命。國際視野、中國智造、引領風尚將大幅度提升上海陶博會的價值,更是一年一度城市生活美學的發布會,博覽會將以跨界的姿態鏈接生活與藝術。本屆陶博會將設主題館、國際館、生活館、藝術館、新銳館、體驗館,還將設置一個活動發布區,同時分設六大外圍展與之互動。已經啟動的“2010茶曰”——高淳陶瓷維特佩尼杯國際設計大賽將分設評審獎和媒體獎,這也是中國陶瓷界首次出現單獨的媒體獎。它和專業評審在趣味、文化上的差別,將成為本屆陶博會上一個有意味的話題。
本屆大賽本月正式啟動,11月揭曉評獎結果并頒獎,大賽意在挖掘、扶持陶瓷設計創意人才,振興中國陶瓷文化。大賽將吸引意大利、芬蘭、荷蘭、英國、德國、瑞士等國的設計師、藝術機構和院校及國內活躍的設計師、工作室以及院校參與。大賽最終將評選出最具創意水準、最有發展潛力、最被市場接受認同的設計師作品,并給予獎勵和廣泛的推廣,充分傳播當代中國陶瓷和中國智造的魅力。
淄博陶瓷博覽會凸顯行業思想高度
9月6日,第9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暨世界陶瓷采購大會·第8屆中國(淄博)新材料技術論壇暨國際科技成果招商洽談會,在淄博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旭日干,山東省副省長李兆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陸江,人民日報社副總編陳俊宏,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志海,商務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房愛卿,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鄧麥村,中國建材流通協會會長孟國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何天雄,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秘書長姜薪,英國陶瓷研究會總裁托尼·金瑟拉,中共淄博市委書記劉慧晏,淄博市市長周清利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泛陶瓷家居參展企業多而全
本屆陶博會共有1500余家陶瓷及相關企業參展,展覽面積突破30萬m2。展出產品包括建筑陶瓷(內墻磚、外墻磚、仿古磚、地磚、廣場磚、拋光磚、陶瓷馬賽克、玻璃馬賽克等)、衛浴陶瓷、高科技陶瓷、日用陶瓷、工業陶瓷、工藝美術陶瓷、玻璃琉璃、樹脂工藝品、建筑材料、紅木家具等。日用陶瓷展區最為火爆,展會期間客流絡繹不絕,體現了淄博國窯在業界的地位。
高規格論壇掀起頭腦風暴
本次展會舉辦了兩個論壇:中國建材流通市場G100領袖論壇、2009中國(淄博)陶瓷產品與技術創新發展論壇。G100領袖論壇邀請了國內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孟國強、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知名營銷專家陳丁榮發表專題演講,央視主持人李霞主持。陶瓷產品與技術創新發展論壇暨國際科技成果招商淺談會展出了全國200多家高等院校及院士、專家、科學家發明的高科技成果轉讓、技術合作,包括了新型材料、陶瓷材料、醫藥、生物技術、光機電一體化、環保節能減排、農業高新技術等幾十個領域。兩個論壇頗為引人關注,眾多企業老板及營銷老總與會聽講。
建筑衛生陶瓷以本土企業為主
本次展會參展的建陶企業以淄博品牌為主,主要是長駐企業。但在布展上沒有集中的臨時展棚,使得客流相對分散。記者在現場看到,仍有不少企業現場簽單,如大唐世家等。據主辦方介紹,估計本次成交量將超過上屆陶博會。
出席開幕式的還有來自加拿大、法國、奧地利等30多個國家的駐華官員;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的外賓、外商代表以及國內有關省市的嘉賓;國內部分陶瓷產區代表團以及淄博市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有關人員。
佛山陶瓷博覽交易會 促進佛山陶瓷產業升級
在昨天的第九屆中國(佛山)陶瓷博覽交易會開幕式上,佛山市副市長李子甫表示,陶博會正在向產業化、品牌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佛山將加快陶瓷業優化升級的步伐。
趨勢:總部經濟會促陶瓷產業升級
佛山作為千年陶都,陶瓷業是傳統支柱產業之一,早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陶瓷業要成為佛山繼續保留以及優化升級發展的重要傳統產業,繼續成為當地經濟和文化的重要支撐。記者了解到,佛山陶瓷產業正往總部經濟的方向發展,陶瓷企業特別是附加值低的企業外遷正成為趨勢,而其總部留在了佛山并在發展壯大。通過總部經濟的外延延伸產業鏈條,延伸的產業鏈條反過來又在促進該行業的做強做大。
佛山陶瓷產業現已發展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公認的綜合性陶瓷產區和進出口貿易基地。目前,佛山的陶瓷企業已經發展到400多家,年產值達到500多億元,占全市工業產值的7%,佛山陶瓷行業擁有的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占全國陶瓷行業的60%以上。
影響:佛山漸成世界新興會展中心
會展經濟是弘揚傳統產業的有效途徑。依托佛山陶瓷豐厚的產業資源,陶博會從2002年開始已成功舉辦了8屆,并成為一個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陶瓷尤其是佛山陶瓷的窗口。
在產業蛻變的同時,展會的蛻變也成為亮點。本屆陶博會因國際專業會展公司的承辦,為陶博會增添了市場活力和國際色彩;組建的獨立形象設計團隊,彰顯了其服務水準與國際接軌;會展上多種語言營銷,為佛山會展業特別是陶瓷會展業跨入全球經貿合作交流的重要舞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來自德國的漢斯(音譯)先生是代表公司專門來參展的,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近年佛山陶博會在國際陶瓷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在與同行的融合中,將會贏得更多關注和認可。
看點鏈接
概念化成“陶交會”新時尚
昨天,第九屆陶交會在中國陶瓷城分會場同時開幕。概念化成為今年陶交會的新時尚,也成為陶瓷行業發展的方向標。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新的創意概念更主要體現在城內的商家產品展示。今年流行時尚個性化,處處吹起一股概念意向風,各個企業紛紛推出極具自我特色的系列產品,鋪張概念、張揚個性、力爭自我風格與時尚同步,引領潮流。如金意陶的概念館。全新陣容的諾貝爾展廳以及紳士德的SPA泳屋,別出心裁,將產品的特性優勢表現得淋漓盡致。
淄博陶瓷博覽會現場交易破10億
9月13日,第9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暨世界陶瓷采購大會、第8屆中國淄博新材料技術論壇暨國際科技成果招商洽談會成果新聞發布會召開。據悉,本屆大會參與人數近20萬次,總交易額達40多億元,其中現場交易額突破10億元。
記者從組委會獲悉,此次大會自9月6日起延長至13日,共有1500余家陶瓷及相關企業參展,參展產品品種達2萬多種。開幕式當天客流量達到6萬人次,展會期間日均客流量4~5萬人次,總計客流量近20萬人次。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會共有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陶瓷采購商、經銷商和專業賣家前來采購和洽談合作。
而在新材料技術論壇上,共征集高新技術項目9000余項,共對接項目1954項,簽訂技術合作項目868項,其中包括院士項目、國際技術合作項目、中科院科研項目、科技創新服務平臺項目等。期間,院士、專家為企業解決重大技術難題108項,涉及新材料、新藥及生物技術、農業高新技術等十幾個領域,可帶動科技投入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87.60億元。
作為承辦方的中國陶瓷科技城,其品牌影響力大為增加,已有200多家陶瓷生產企業營銷總部入駐,形成了一站式、國際化的陶瓷采購營銷平臺。
陶瓷知識頻道為陶瓷網重要內容組成部分,我們精選的《佛山陶瓷博覽會幾乎沒客商 部分商家喊失望》內容由編輯撰寫而成,希望您對我們的《佛山陶瓷博覽會幾乎沒客商 部分商家喊失望》一文感到滿意,如需瀏覽更多專題請訪問:陶瓷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