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條利用“十五”攻關的技術成果,由廣東蒙娜麗莎公司投資并提供工藝技術,由廣東科達機電提供整套裝備的瓷質板材生產線最近投產成功了。產品規格為900×1800×3-6毫米,吸水率
首先,這意味著陶瓷產品在節能降耗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以前都是在概念上提節能降耗,這次真正體現到了產品上,可以節省30%到40%的能源。
第二,這條生產線完全是自主研發,說明中國人在某個領域的能力已經處于世界的前列,至少在陶瓷技術裝備的某些領域已經居于前列。
第三,瓷質板材的出現也使得陶瓷產品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應用領域更加廣闊。以前主要是用在家家居和一些公共建筑上,現在可以進一步擴展到地鐵、航空、快速列車等范圍。
第四,充分說明陶瓷生產與自然環境保護可以和諧共存。
第五,陶瓷產業也可以是一個高科技、高效益產業,按照蒙娜麗莎這條生產線現在的產能來估算,每平方米的產值可以達到100萬到150萬,一年的產值在一億左右,如果是按照一百個人來估算的話,每個人創造的產值超過了100萬,對于傳統的生產線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現在完全可以實現,說明陶瓷行業也可以像其他一些產業比如家電業一樣做出相當大的產值。
第六,瓷質板材的投產給陶瓷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理念。瓷質薄板不能用水泥沙黏貼,蒙娜麗莎跟雷蒂公司合作,雷蒂公司用復合法的生產方式,將板材用粘膠劑復合,表面內層也不到1公分,加上板材也就是3公分,使用了以后,南方的空調可以節能,北方的暖氣也可以節能。
真正實現高效益和高科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是,陶瓷行業真正更為環保節能,成為一個高效益、高科技行業,在發展生產的同時保護環境,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以下幾個方面是努力的方向:
首先,行業的發展需要依靠產業政策和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這是兩個關鍵。
第二,節能,要首先搞好能源的選擇、配套件的選擇,要有系統工程的思維。
第三,降耗。重點是合理利用資源,選擇好產品的結構。例如,不做太厚的磚,不做太大的磚,不做太多的拋光磚,就一定能帶來最大的降耗。
第四,減排。重點不是減產,而是綜合利用資源,實行循環經濟路線。
第五,環保。要強調行業的各項活動,包括立項、建設、產品、驗收、品牌、上商標等等,都應加入是否健康環保這一條。實現產業發展和環保的和諧應作為產業一大課題。如產業集群發展模式是不是好?是否堅持?
第六,效益。今后的目標評估除了環保之外,效益也應該是重要的一條。效益與環保對項目應有一票否決權。
第七,創新。只有創新才是自己的,才有競爭力,才能談強大。這是最近幾十年來的一條經驗。
第八,策略。陶瓷業的發展、管理、范圍等等重大事項都要依靠良好的產業政策。產業政策上聯國家法律、法規、國策,下聯企業、行業、用戶。
第九,要建設好行業的信息和學術活動平臺,適度的注意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特別關注材料與工藝技術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