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stmcj"><s id="stmcj"><wbr id="stmcj"></wbr></s></label>

          1. 古代瓷器: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杯》賞析

            農歷的二月十二日相傳為百花的生日,自古有花朝節,又稱花神節。十二月花卉杯是根據傳統花朝節的傳說,選取百花中代表農歷十二個月份的月令花卉繪制而成。因每只杯上按一年12個月中的每月指代一個花神,也有人稱之為花神杯。康熙十二月花卉杯其實是一組酒器,由十二只形似仰鐘的小酒杯組成,每一只酒杯上繪制有十二個月份的代表花卉,也即傳說中的花神,所以十二月花卉杯又可以稱為十二月花神杯,亦可稱十二月令花卉杯,再配以相應的詩句。

            十二月花卉杯中的花卉種類依次為水仙、玉蘭、桃花、牡丹、石榴、荷花、蘭草、桂花、菊花、芙蓉、月季、梅花,代表了從一至十二月花神。十二月花卉杯有青花五彩和青花兩個品種,創始于清康熙時期,寂園叟《陶雅》中提到: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質地甚薄,銖兩自輕。彩花以有黃色小兔者為最美,菊與荷鴛者為下。昔者十二杯不過數金,所在多有,今則黃兔者一只,已過十笏矣。若欲湊合十二月之花,試戛戛乎其難。青花價值且亦不甚相懸也。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胎質堅致細薄,釉色瑩潤如玉,器型規整精巧,造型大小一致,彩繪一絲不茍。亦是文人文化的深刻反映,洋溢著濃郁文人氣息,頗具文韻。構山石與兔、蝶、水禽等小動物安排錯落有致,杯上都題寫有用青花料書寫的一首與之相對應的詩歌,這些詩歌大部分取自于《全唐詩》當中,意蘊古雅、相得益彰。

            一月水仙花,題詩為春風弄玉來清畫,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玉蘭花,題詩為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題詩為風花新社燕,時節歸春濃。

            四月牡丹,題詩為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春。

            五月石榴,題詩為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蓮,題詩為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題詩為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題詩為株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延伸閱讀

            古代瓷器:宮廷御用瓷——清康熙“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對歷代的瓷器很有研究十分欣賞,康熙十九年下令景德鎮恢復御窯廠,研制新風格的各種瓷器。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鎮御窯廠為宮廷燒制一套生活用瓷十二花卉紋杯,第一次把詩、書、畫、印在同一器皿上并用,每只杯上繪一種應時花卉,指代歷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題上相應的詩句,慣稱十二月花神杯。康熙皇帝十分喜愛,幾次南巡都帶在身邊,他不僅喜歡花神杯瓷器的工藝更喜歡花卉配唐詩的文化意境。

            十二月花神杯規格:口徑6.7厘米,足徑2.8厘米,高4.9厘米

            十二月花卉紋杯12件為一套,其外形特點為:撇口、深腹、淺圈足、胎體輕薄、器型精巧絕倫,造型規整優美,胎質乳白、器薄如紙、晶瑩剔透;其外壁分別用一年十二個月中不同的花卉來裝飾,并配以相應的詩句。康熙十二花卉杯上的花卉以水仙花開始,然后以此為迎春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蘭花、桂花、菊花、芙蓉花、月季花和梅花,一杯一花,腹壁一面繪畫,另一面題詩,詩句出自唐詩。每只杯上繪一種應時花卉,指代歷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題上相應的詩句,慣稱十二月花神杯。

            花神杯詩詞

            一月水仙花:春風弄玉來清書,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十二月梅花:素艷雪凝樹,清香風滿枝。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該時期的詩詞把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等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唐詩在歷朝歷代無不深受推崇。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彭定求、沈三曾、中訥等十人奉敕編纂《全唐詩》,以明朝胡震亨的《唐音統簽》、清初季振宜的《唐詩》兩書為底本增訂而成,共收集二千二百余人的四萬八千九百余首唐詩,成為史無前例的唐詩全集。在康熙花神杯所用十二首詠花詩詞全部引用《全唐詩》或同時期的詩詞。

            宮廷御用瓷——清康熙“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對歷代的瓷器很有研究十分欣賞,康熙十九年下令景德鎮恢復御窯廠,研制新風格的各種瓷器。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鎮御窯廠為宮廷燒制一套生活用瓷——“十二花卉紋杯”,第一次把“詩、書、畫、印”在同一器皿上并用,每只杯上繪一種應時花卉,指代歷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題上相應的詩句,慣稱“十二月花神杯”。康熙皇帝十分喜愛,幾次南巡都帶在身邊,他不僅喜歡花神杯瓷器的工藝更喜歡花卉配唐詩的文化意境。

            十二月花神杯 規格:口徑6.7厘米,足徑2.8厘米,高4.9厘米

            “十二月花卉紋杯”12件為一套,其外形特點為:撇口、深腹、淺圈足、胎體輕薄、器型精巧絕倫,造型規整優美,胎質乳白、器薄如紙、晶瑩剔透;其外壁分別用一年十二個月中不同的花卉來裝飾,并配以相應的詩句。康熙十二花卉杯上的花卉以水仙花開始,然后以此為迎春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蘭花、桂花、菊花、芙蓉花、月季花和梅花,一杯一花,腹壁一面繪畫,另一面題詩,詩句出自唐詩。每只杯上繪一種應時花卉,指代歷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題上相應的詩句,慣稱“十二月花神杯”。

            花神杯詩詞

            一月水仙花:春風弄玉來清書,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十二月梅花:素艷雪凝樹,清香風滿枝。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該時期的詩詞把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等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唐詩在歷朝歷代無不深受推崇。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彭定求、沈三曾、中訥等十人奉敕編纂《全唐詩》,以明朝胡震亨的《唐音統簽》、清初季振宜的《唐詩》兩書為底本增訂而成,共收集二千二百余人的四萬八千九百余首唐詩,成為史無前例的唐詩全集。在康熙花神杯所用十二首詠花詩詞全部引用《全唐詩》或同時期的詩詞。

            古代瓷器:清康熙斗彩張騫乘槎圖碗賞析


            清康熙斗彩張騫乘槎耐人玩味的仙話,諸如唐宋詩詞、敦煌梵文、元明清戲劇均見引用化裁。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中有途中非阮籍,槎上似張騫。之句

            自元以降,張騫乘槎被廣泛使用在各種工藝品的裝飾之上,目前所知最早以張騫乘槎為工藝品題材是元代著名的冶銀工匠朱碧山所制的銀槎。至明中后期,犀角雕刻藝術中亦屢屢出現。而其作為瓷器上的紋飾可以追溯到為元代磁州窯彩繪罐,官窯瓷器最早見于成化一朝,上世紀九十年代在珠山御器廠遺址成化地層曾出土青花嬰戲圖大碗,其內心圖案為乘槎圖,此例一開,后世官民窯瓷器中亦喜此紋飾,以崇禎時期描繪最精,入清以后,則所見甚少。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
            凯时ag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