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stmcj"><s id="stmcj"><wbr id="stmcj"></wbr></s></label>

          1. 古代瓷器:汝窯經典文物天青釉碗賞析

            天青釉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高6.7cm,口徑17.1cm,足徑7.7cm碗撇口,豐腹,圈足微外撇,胎體輕薄。通體滿釉,呈淡天青色,瑩潤純凈,開細線紋片,走向極不規則。制作規整,足內有五個細小的支釘痕及乾隆御題詩一首:秘器仍傳古陸渾,只今陶穴杳無存。卻思歷久因茲樸,豈必爭華效彼繁。口自中規非土匭,足猶釘痕異匏樽。盂圓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后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題,并鈐古香、太樸二印。汝窯青瓷胎質細膩呈香灰色,釉色如湖水映出的藍天。這件汝窯碗釉汁勻潤,碗型更為罕有,是一件精美的稀世珍品。

            小編推薦

            古代瓷器:汝窯經典文物天青釉盤賞析


            天青釉盤: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高3.5cm,口徑19.3cm,足徑12.6cm撇口,豐底,里心坦平,圈足微外撇,底部有五支釘痕。傳世汝窯盤、碗、碟、洗的器底都留有支釘痕,而且支釘又都狀如芝麻大小。汝窯支釘以單數居多,小件器物用三釘支燒,稍大的用五個。汝窯支釘雖細小,但燒出的器物仍達到完整不變形,體現了汝窯高超的工藝制作水平。此汝窯盤器底刻一個楷書蔡字,這是物主的姓氏。據推測,宋代蔡姓能收藏汝窯器的僅有兩家,一為當時的權臣蔡京,一為蔡京之子,駙馬蔡絛。

            古代瓷器:汝窯經典文物天青釉三足樽賞析


            天青釉三足樽: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高12.9cm,口徑18cm,足徑17.8cm此三足樽仿漢銅樽形式燒制。直口平底,口、底尺寸相若。樽外口及足上各凸起弦紋兩道,中部凸起弦紋三道,下承以三足。底部有五個小支釘痕,里外皆施釉。器型規整,仿古逼真,釉面穿插錯落有致的開片,釉色瑩潤光潔,濃淡對比自然,富于變化。在傳世的汝窯器中是一件較為稀少的珍品。這件樽為天青色釉,天青在色彩上介乎綠色和藍色之間。汝窯樽的釉色藍而不艷,灰而不暗,青而不翠,給人以玉石之感。釉面的開片則是由于胎和釉的膨脹系數不同而產生的一種燒成現象。汝窯瓷器均用支釘支燒,器底有小如芝麻的支釘痕,這是鑒定汝瓷的重要依據之一。

            古代瓷器:汝窯經典文物天青釉紙槌瓶賞析


            天青釉紙槌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高22.6cm,口徑4.5cm,足徑8.3cm造型優美,瓶口微撇,長頸微束、折肩、直腹微收,線條柔中有剛。底左刻奉華二字,奉華為南宋高宗德壽宮配殿的名稱,為高宗寵妃劉妃所居,刻奉華者當為奉華堂的專用品。其右刻乾隆七言御題詩一首:定州白惡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口欲其堅銅以瑣,底完而舊鐵余釘。合因點筆意為靜,便不簪花鼻亦馨。當日奉華陪德壽,可曾五國億留停。后署乾隆戊午仲夏御題并鈐古香太樸二方印。

            古代瓷器:汝窯經典文物天青釉無紋水仙盆賞析


            天青釉無紋水仙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高6.9cm,口徑23x16.4cm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邊稜,四云頭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體滿布天青釉,極勻潤;底邊釉積處略含淡碧色;口緣與稜角釉薄處呈淺粉色。裹足支燒,底部有六個細支釘痕,略見米黃胎色。全器釉面純潔無紋片,系傳世汝窯器中唯一無紋片者,僅略見未完全熔融的石英質流淌於釉中,益增釉色凝練的趣味。此種傳世稀少、溫潤素雅的色澤,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過天青的寧靜開朗的美感。器底刻乾隆書御題詩一首:官窯莫辨宋還唐,火氣都無有葆光,便是訛傳猧食器,蹴枰卻識豢恩償,龍腦香薰蜀錦\裾,華清無事飼康居,亂碁解釋三郎急,誰識黃虬正不如。后署乾隆御題,并鈐比德、朗潤二印。

            古代瓷器:汝窯經典文物汝窯三足洗賞析


            汝窯三足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高3.6cm,口徑18.3cm,足徑16.7cm洗直口,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滿釉,釉面穿插細碎紋片,韻味無窮。底部滿釉,有五個細小支釘痕。清乾隆帝頗看重此洗,曾為其題詩一首,由宮廷玉作的匠師鐫刻在器物外底部:紫土陶成鐵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辭本契退藏理,宋詔胡夸切事談。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題。此器造型簡潔,制作規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溫潤。三足洗造型較為少見,極為難得。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
            凯时ag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