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主要有:拋光磚、仿古磚、瓷片(廚房、衛浴間用的)三種。
陶瓷行業的內幕的主要特點有:
1、永遠不透明:主要上因為一般家庭一生只裝修一次或兩次,所以不可能太關注這個行業,我估計許多沒有裝修過的朋友現在都不知道陶瓷有哪些品牌。
2、利潤空間大:陶瓷行業的利潤比例很高,主要是因為行業不透明,消費者不了解,還有就是做這個行業中間環節多,所以中間費用也多,得留利潤給中間環節。
3、中間環節多:中間環節主要有裝飾公司、設計師、工程監理、鋪貼工這四個環節。這四個環節拿返點已經成了陶瓷行業的潛規則了,不給不行。
先說裝飾公司,一般買了房都要找裝飾公司做空間設計,所以裝飾公司掌握著客戶資源。而且客戶對陶瓷不了解,所以裝飾公司可以影響客戶對瓷磚品牌的選擇,所以裝飾公司得拿瓷磚銷售的返點。包工包料或者負責推薦材料的裝飾公司則由瓷磚店老板給個底價,他們自己操作,但是這類公司比較少。大部分裝飾公司是粗放式管理的,這類裝飾公司大部分是設計師拿返點。
設計師,直接跟客戶交流的是設計師,在客戶眼里,設計師是專業人士,所以設計師對客戶影響最大,一般消費者選購瓷磚時都會聽設計師的意見,帶著設計師去建材市場選購瓷磚,以選購符合設計方案的風格的瓷磚(其實無論你選什么磚都是符合風格的,風格只是扯蛋)。所以設計師在消費者購買瓷磚過程中起決定性的作用,雖然和他合作不一定能成事,但是不跟他合作卻一定會壞事,所以如果想做生意,那么設計師的返點一定得給,而且是四個環節返點最多的。拋光磚返點一般在百分之10-百分之40,仿古磚百分20-百分之50,瓷片返點百分之10-百分之20。(注意,是按開單金額算,不是按成本算)
工程監理,設計師做出裝修設計方案后,得找人來施工,施工進程及質量檢驗工程由工程監理來掌握,監理說你的磚好就好,說你不好,你再好的磚也不好。所以一定得給返點給工程監理。就算這個工程監理是裝飾公司的人,給了裝飾公司和設計返點后,給監理的點也不能少。
鋪貼工,又叫泥水工,他們應該是這四個環節中拿錢最少的,不過也要拿。磚只是一個半成品,如果鋪貼工想搞鬼,你再好的磚都鋪不平,所以一般鋪磚前會給泥水工一點煙錢,鋪好后按面積每平方1-3元給泥水工補貼。
這其中返點的重點在于設計師這里,一般新產品、高端產品、重點主推產品返點較高,根據不同的地方,大概在20-40個點之間。低端產品或特價促銷產品一般為10-15個點。
以前某個(具體品牌我不方便透露)知名仿古磚品牌武漢區域曾給設計師返點高達百分之60,可是持續幾個月之后就降下來了,因為設計師害怕了,經銷商也害怕了。
為什么害怕?如果你是客戶,當你知道你買的10萬元瓷磚中,有3-4萬元是設計師的回扣你可能還能容忍,但是如果你知道其中有6萬是設計師回扣你會不會拿刀去砍那個設計師?
由于客戶對陶瓷的不了解,造成了經銷商銷售對設計師渠道的依賴,和中間環節的層層回扣,所以陶瓷價格居高不下。一般陶瓷產品標價都是出廠價乘以3-5(特價產品除外),然后再給客戶打7折銷售。
taoci52.com編輯推薦
業內人士解析陶瓷衛浴產品差價懸殊三大原因
很多人反映在逛建材市場選購陶瓷衛浴產品時,發現看似差不多的產品差價卻大得驚人,如一個抽水馬桶,最便宜的雜牌才賣一兩百元,而進口的高檔產品能賣到三四千元。同是陶瓷產品,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的價格差異呢?記者就此采訪了陶瓷行業的一些專家。
技術含量決定價格高低
安華衛浴歐陽中生總經理告訴記者,陶瓷產品的質量和成本是決定價格的主要原因,以抽水馬桶為例,產品的質量可從內在質量和外在質量兩方面看。內在質量主要指陶瓷配方是否合理、燒制的工藝是否精良及成品的吸水率高低等問題;外在質量是用眼睛能看見的,比如外觀造型設計、產品的使用性能、表面光潔度等。一個品質優的陶瓷抽水馬桶既要有好的“芯”還要有好的外觀。精良工藝才能燒制出吸水率低的陶瓷產品,外觀滋潤,抗凍性好,表面光潔,易沖洗;用心設計的外觀給人帶來美感;良好的使用性能使馬桶既節水又沖洗得干凈。
業內人士表示,相對來講,質量好的產品成本高。除了生產設備、前期的設計費用外,因對成品的各方面指標要求嚴格,燒制過程中的廢品率就會高,造成成本上升。陶瓷衛浴產品專家楊洪儒告訴記者,以東陶為例,它對成品的標準非常高,在國內一般廠家能成為優等品的成品可能因極小的瑕疵而被敲掉,約有20%左右的成品被銷毀,上市商品的成本增加,導致價格肯定要高。
知名品牌價格高
另外,品牌的因素也不可忽視。知名品牌的產品因其知名度和信譽度高,使消費者所購產品有保障。商家為維持品牌的知名度而付出的宣傳費用、廣告費用肯定也要加到產品的價格中。
進口產品含關稅,也是價高的原因
目前我國市場上的高檔陶瓷衛浴產品,主要是進口產品和一些合資企業的產品。進口的產品因要交納關稅,所以比起合資的同等型號產品,進口的要貴一些。
專家建議買有品牌的產品
專家建議,買陶瓷衛浴產品時根據自家的經濟能力購買,不必一味追求進口產品。但也不要貪圖便宜,買了質量不合格的產品。最好選擇有廠家、有品牌,質量和售后服務都有保障的產品。
選購需謹慎—細看進口瓷磚市場的潛規則
目前市場上進口瓷磚的價格每平米幾百元,而國產瓷磚只要幾十元,巨大的差價會讓一些消費者覺得進口瓷磚就一定好,但真的是這樣么?筆者走訪市場中一些進口瓷磚代理商,發現這其中有不少貓膩,有些獲得進口權的代理商甚至拿國產的高仿進口瓷磚來欺騙消費者。所以消費者在選購進口瓷磚時,一定要貨比三家,即使同一家的產品也要進行類比。
國外品牌國內建廠進口瓷磚國產磚混著賣
除了把代理權交給中國人外,部分國外的品牌也會選擇自己進入國內市場。筆者在某從事進口瓷磚生意近12年的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有的除了賣從原產地運來地純進口特色瓷磚外,也會在國內建廠,做些高質量普通款國產瓷磚。這樣做是為了降低成本,縮短貨運周期,讓更多人能買得起。不過,該業內人士也表示,據其了解,如果消費者詢問產品出處,上述提到的品牌通常會告知哪些是純進口,哪些是國產貨。
即便是“國外品牌”,依然有可能買的是國產貨。據業內人士提醒,某些國內商家或自己到國外注冊公司,或找國外友人幫忙注冊,當他們拿到國外“身份證”后,就開始從南方找代工,并大量進貨,做著“進口瓷磚”生意。這是因為,如果瓷磚穿上“洋外套”,身價立刻翻倍。據業內人士分析,有些國家在公司注冊問題上的管理并不嚴格,除了身份審核較松外,注冊資金也不高,這也是眾多國內商家傾向于走這條路的原因之一。
擁有國外品牌代理權卻大量兜售“仿制品”
有真正代理權的商家,是否在踏踏實實地賣進口瓷磚?某個較為知名瓷磚品牌店內銷售人員表示,他們就早已擁有某意大利品牌的國內代理權,但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產品,90%都是拿著國外的設計在南方生產加工出來的。如果客人想要純進口產品,他們也可以特地從原品牌訂貨,但價格會比較高。該銷售人員在向筆者作此番解釋時,并未刻意回避周邊正在看貨的其他顧客。可見,這種現象已經成了一種潛規則。
業內人士表示,即使擁有真正國內代理權,有些商家也會出現不甘寂寞,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畢竟,純進口產品的附加成本頗高,售價也不便宜,如果只做進口瓷磚,前期成本和銷售量就是個大包袱。而一邊賣著進口貨,一邊靠向國產貨的做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大幅度提高利潤。
購買國外品牌代理權產品卻是憑空抓來
“國外代理權是可以買賣的,買到某國外品牌的代理權,不一定就要賣這家的瓷磚。不少人都是拿著買來的代理權,到南方訂貨,再回到北方當成進口瓷磚賣。”某品牌的駐店負責人劉先生,面對進店詢問進口瓷磚的筆者,給出了以上說法。雖然劉先生的話看似有板有眼,但由于購買代理權與品牌運作密切相關,所以筆者并未在市場中發現實例。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瓷磚“代理權買賣”的確存在,但多數國外公司對品牌信譽較為看重,又擔心代理權的買賣將會為自己惹來麻煩。因此,這種現象在國內不多見,即使有,也是國外一些小瓷磚品牌所為。
記者提醒:消費者在買瓷磚的時候不要以為“進口”的就是好的,很可能是花了高價買的“進口貨”其實是國產的。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的辨別。
陶瓷遭遇質量門 放射性潛規則
據09年10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公告顯示,陶瓷行業被抽查的272家企業,共有364種陶瓷被抽查,其中有97種陶瓷產品上黑榜。據悉,由于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2009第2批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質量公告》,讓博華陶瓷公司猝不及防,各種電話四處打來“了解情況”。與博華陶瓷同上黑名單的,有廣東家美陶瓷生產的L&D瓷磚,山東東鵬陶瓷生產的東鵬超市磚,此外還有眾多福建、四川、遼寧、山東、陜西等地陶瓷品牌。
“送兩個地方檢查,結果兩個地方的結果不一樣。”博華陶瓷集團銷售總經理劉漢津告訴記者,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之后,他們馬上把同一批次的產品送交其他質監所。結果,由于標準不一,還是其他什么原因,結果也不一。
根據09年10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公告顯示,陶瓷行業被抽查的272家企業,共有364種陶瓷被抽查,其中有97種陶瓷產品上黑榜。瓷磚吸水率不合格、墻磚強度不合格、瓷磚放射性超標成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其中放射性超標更是引起全行業軒然大波。有行業人士表示,此次涉及企業之多、抽檢產品之廣,都屬行業首次。
東鵬陶瓷研發中心副主任曾德朝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陶瓷的放射性再怎么高也高不到哪里去,與天然的石材相較而言,更是不可相提并論。“消費者的心理就是怪,天然的東西輻射更大,人們還愿意接受。人造的瓷磚輻射性小,還把它當回事。”“一些媒體把放射性超標的危害放大了,其實它比電腦的輻射小多了。現在很多IT人還不是天天抱著電腦睡覺?”他說。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企業的每批產品都有生產證明和產品批號,必須要經過檢驗才能出廠,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只能說明企業本身的產品質量管理和控制不嚴格。“陶瓷行業的大部分企業都能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但是也不排除個別企業或者企業的個別批次產品出問題,要看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該負責人認為,無論瓷磚放射性超標本身是否對人體有傷害,或者傷害程度有多大,首先都應按照國家標準嚴格執行。
陶瓷行業資深人士張永農則認為,放射性超標是企業作繭自縛。“本來消費者不關注這些,有些企業就把這個當作賣點,大吹特吹,結果每個企業都把放射性當回事。”
他認為,地球本來就是一個放射源,任何物體對人體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而陶瓷企業最早知道放射性這個玩意,是早期北京電視臺的一個新聞。一位消費者買了馬桶,得了癌癥,就狀告該馬桶生產企業,認為馬桶放射性促成了他癌癥的形成。
裝修“潛規則”消費者成“冤大頭”
瓷磚銷售“回扣風”危害家裝市場健康發展
揭開蘭州瓷磚市場“潛規則”之二
一塊價格不菲的瓷磚,售價的近一半竟給了家裝設計師做回扣!昨日,本報有關設計師在瓷磚市場“吃”高額回扣的報道刊發后,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那么,設計師的這種瘋狂行為究竟侵害了誰的利益?
木地板銷售受到沖擊
“木地板你不要考慮了!”
“為什么?”“我給你設計就要為你負責,木地板甲醛含量高、不環保,我家里用的全是瓷磚。”
……
這是記者在一家陶瓷市場內暗訪時,聽到的一位設計師跟業主的一段對話。
“真是這樣的,家裝設計師為了讓業主購買瓷磚,不惜詆毀木地板的質量,這對整個木地板行業來說,都是很大的沖擊。”提及設計師,某品牌木地板甘肅總經銷的一位負責人這樣說。
設計師為什么極力給業主推薦瓷磚?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木材資源的日漸珍稀,木地板的進價一路飆升,但銷售價格一直遵循市場指導價。相對而言,瓷磚就不一樣了,瓷磚的原料多是粘土,進價比較低,但售價卻很高。
“都是回扣惹的禍!”該負責人稱,為了銷售暢通,只要是設計師推薦成功的業務,絕大部分的瓷磚經銷商都要給出很高比例的回扣,最高的回扣達50%,但木地板就不一樣了,由于其利益微薄,無法給設計師多余的回扣,即使給一般也僅有5%-8%,回扣數額的懸殊使得設計師在給業主推薦地板時極力傾向瓷磚。同時,為了達到目的,他們肆意詆毀木地板的質量,夸大木地板的“環保問題”。
“他們的這種行為對我們木地板的銷售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雁灘某建材市場,一家木地板經銷商稱,業主鋪地板要么選瓷磚,要么選木地板,二者各有所長,原本沒有優劣之別,但由于人們對設計師比較信賴,他們“專業的解釋”,往往令消費者對木地板望而卻步。
記者調查發現,蘭州地板建材銷售中,瓷磚占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在設計師的蠱惑下,瓷磚與木地板的差距在繼續擴大。采訪中,許多木地板的經營者對此叫苦不迭。
瓷磚經銷商有苦難言
瓷磚經銷商把近一半的利潤作為銷售回扣給了設計師,那么,經銷商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們的利潤又在哪里?在采訪中,接受采訪的瓷磚經銷商對于瓷磚市場回扣的“潛規則”并不避諱,但也透露了更多的無奈。
“沒辦法,不給回扣銷量就上不去。”一位瓷磚銷售商稱,對于他們來說,瓷磚主要靠走量盈利,如果不給設計師回扣,或是給的回扣少,都將影響銷量。該人士透露,瓷磚市場的回扣“潛規則”已經由來已久,“說白了,我們也在靠設計師吃飯”。
設計師拿走了高額的回扣,那么,瓷磚銷售商的利潤在哪里?對于這一提問,很多的瓷磚銷售商都諱莫如深,避而不談,但在家裝行業混跡多年的老楊卻道出了其中的秘密。“瓷磚的利潤空間可以想象。”在記者與老楊之前的暗訪中,標價358元的瓷磚,經銷商的售價僅是4折,4折交易成功后,還要把近一半的售價份額給設計師。老楊說:“由此計算,一塊標價358元的瓷磚,實際的進價也就幾十元,一般情況下,蘭州市瓷磚市場上很多瓷磚的標價是其進價的10倍,甚至更高。只有這樣,瓷磚經營者才能在給設計師高額回扣的情況下,仍能賺錢。”
“設計師的高額回扣直接導致蘭州瓷磚價格虛高不下。”對于老楊的這一分析,接受記者采訪的瓷磚經銷商亦有同感。一家品牌瓷磚的經營者告訴記者,價格虛高導致銷售難,但為了銷售他們不得不看設計師的“臉色”。他說:“我也想用最實際的價格跟消費者交易,但大家都這么做,只能隨大流。”
消費者是最大的受害者
“其實,消費者是最大的受害者。”老楊稱,很多的消費者花數百元購買的一塊瓷磚,自覺品質很高,而實際的成本及進價卻很低。
前幾年,馬路邊的裝修工曾給蘭州的很多裝修業主留下遺憾,甚至是切膚之痛:購買建材時以次充好、吃回扣,裝修時偷工減料,變著法子訛錢……
“普通消費者可以說是‘逃出狼窩又入虎穴’。”老楊說,當人們脫離了馬路裝修工的欺詐之后,卻又在不自覺中落入了設計師的圈套之中。家裝設計師的出現,使得業主根本無法以實價購買到瓷磚。相比而言,馬路裝修工訛錢業主還能感覺到,而現在設計師使出的則是“溫柔一刀”,讓業主在無意識之中損失一大筆錢,而且還心服口服。
設計師瘋狂“吃”回扣,家裝公司為何不管不問?采訪中,一些家裝公司負責人對此表現得很無奈。記者調查發現,對于很多家裝公司來說,設計師不過是他們的一張牌,加上他們開出的工資很低,因此,對于設計師“吃”回扣的事,公司根本無力約束。
“設計師的回扣問題勢必影響整個家裝市場。”老楊認為,設計師不是個體,設計師的前面冠以“家裝”二字,就和整個家裝市場掛鉤,他們這樣做,不僅砸了自己的牌子,同時也擾亂了市場秩序,危害整個家裝市場的健康發展。
瓷磚規格與顏色挑選 廚衛間有潛規則
廚房和衛浴是家居中倆大特殊空間,在裝修時,也是較為費腦筋的區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防油、防水、防打滑是我們在廚衛間瓷磚選購中所需要遵從的基本原則,同樣的,在瓷磚規格和顏色的挑選上,同樣也有“潛規則”。
瓷磚規格與顏色挑選有哪些原則?
1、廚房
①規格
廚房看面積,最大的整塊墻面面積,如果寬度超過三米以上的,可以使用無縫磚,規格是30*45。因為上下櫥柜的間距一般是80左右,那么不管橫放還是豎放,都可以不浪費材料,而且這樣視覺效果很好。
瓷磚規格與顏色挑選 廚衛間有潛規則
②顏色
面磚一般挑選白色為主,可以略帶花色底紋。地磚選擇一般看你櫥柜面板的顏色,基本是一個系列的顏色,比如,冷色調,高貴色調,暖色調,地面的磚要比櫥柜門板的顏色要單一點。廚房一般不使用腰線。
2、衛生間
①規格
衛生間按照地面面積來選擇,如果地面面積不超過4個平方,那么就用25*36左右的,如果只有3個平方左右,那最好選用20*30豎貼的面磚。超過4個平方了,那就可以用無縫磚系列了。一個平方需要多少?一除以磚長除以磚寬,就是一個平方數量,然后平方乘所用磚一平方所需片數,就出來總數了。一般損耗加7%,這樣不超過一般供貨商不能超過10%的規定,也大于實際損耗約5%的量,就不用到時候補貨,少許退貨即可。
②顏色
挑選顏色方面,很多人會說,我有我的設計思路,我想要什么風格的,設計師都已經給我了啊。其實不然,整體風格,是一個大空間的思路,每一個房間,有每一個小空間的作用,那么他所需要的特點也不同。衛生間,需要潔凈或者溫馨或者豪華,你想要的衛生間特點、光線、房型、面積大小、溫馨、浪漫、現代、大氣,所用的顏色不同,亞光亮光也不同。即便是同樣的顏色,如果花紋不同,所體現的風格也不同,所以,要有一個思路,再進行選擇。
陶瓷行業供應鏈潛規則傷害了誰?
規范管理是一個行業成熟的標志,在一個合理、透明的規則下產業鏈的各方方能實現公平競爭、良性發展,否則產業鏈條上的各方都可能成為受害者。陶瓷行業供應鏈上的潛規則表面上看陶瓷生產企業盡得先機和利益,但是從根本上講,陶瓷企業和供應商一樣同樣是潛規則的受害者。
筆者和夾江諸多原材料、陶機等陶瓷企業上游供應商(包括上游企業駐夾江辦事處負責人和中間代理商)有過交流,他們總會談到在開拓市場的時候遇到的兩大潛規則,一是陶瓷企業拖欠貨款,二是采購中的回扣現象。對于積壓、或則是拖欠供應商貨款,陶瓷企業是樂見其成的,因為這在大多數陶瓷企業融資難的情況下多少緩解了企業現金流的壓力。這種作用的大小具體視陶瓷企業自身經營的情況而定,對于經營狀況良好企業的現金流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但是對于經營狀況不好的企業這可能關系到企業能否正常運轉。
至于回扣現象,陶瓷企業老板應該是深惡痛絕的,因為事實上采購人員拿的回扣最終還是由企業買單。回扣背后是利益在驅動,供應商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份額想方設法勾兌采購人員,請客、送禮等無所不用其極。俗話說“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采購人員吃了、拿了之后就到了該回報的時候,方法只有一個拿企業的利益作為交換,或者在產品質量和產品價格上行盡可能的方便,質量能將就就將就,價格能高則高;或者在企業支付供應商貨款的時候把其列在優先地位。陶企老板們想要避免大多卻也是有心無力,這也是為什么夾江多數陶瓷企業老板習慣在采購部門使用自己親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據筆者所了解的,絕大多數老板們使用親戚并未達到降低采購成本的預期效果。因為在巨大利益的誘惑面前,沒有良好的制度制約,親情通常也是難以抵擋物質的沖擊。
夾江某陶瓷企業在08年受地震影響臨時更換原材料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客戶流失、產品積壓,該企業一度到了想要轉讓的境地。而最近某企業因為惡意拖欠某高嶺土供應商貨款,被拒絕繼續供貨后一時找不到替代原料,產品質量也不穩定。在陶瓷企業采購環節之所以回扣現象大家見慣不驚,這也是和陶瓷企業積壓或者拖欠供應商貨款有著或多或少的關聯。陶瓷企業積壓或者拖欠供應商貨款成為常態,失去了信用,就難以和優秀上游供應企業形成長期固定的合作機制,經常更換供應商就給了采購以可乘之機。另一方面,這也有可能造成原材料供應質量不穩定導致產品合格率降低、產品品質下降,間接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
在潛規則下,供應商和陶瓷企業都受到了傷害,上游供應商增加了經營風險,陶瓷企業付出了隱形成本,而沒有職業操守的采購和獲得提成的業務員卻成為凈得利益者。
當然潛規則的產生并不單單是陶瓷企業的責任,如果不是上游供應企業為了打開市場、獲得銷量一味的遷就陶瓷企業、愿意先行供貨,而是一開始就堅持公平交易的原則相信也不會如此。同時,如果上游企業在同行業中擁有自己的核心產品、技術使其成為稀缺資源,從而掌握話語權,陶瓷企業還敢積壓或者拖欠貨款嗎?例如中國鋼鐵企業能夠拖欠國外鐵礦石供應商的貨款嗎?由此可見,潛規則的盛行也是上游供應企業之間產品同質化、無序競爭的產物。
瓷磚市場黑幕:瓷磚產品造假泛濫
目前市場上一些非法商家為謀利而圖謀不軌,消費者在選擇瓷磚時一定要謹防商家的種種騙術。專業人士稱,以防萬一,消費者還是到一些正規的品牌商家挑選產品比較好。
家裝中,要購買的第一件裝修主材就是瓷磚。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瓷磚時常常被其價格及款式所吸引,殊不知瓷磚購買當中有不少看不見的陷阱。目前,一位從事瓷磚多年的經銷商曝出眾多內幕,提醒消費者睜大眼睛選瓷磚。
以次充好
消費者在選擇瓷磚時,通常會注意到瓷磚的外包裝上有標明等級,但是很少會知道這等級也有文章可做。現在瓷磚生產廠家對于等級的劃分并不規范,有些廠家一級品就是優等品,因此,買瓷磚時最好問清商品品牌廠家的等級劃分。但通常,優等品是最好的,一級品、二級品次之。有些不良商家,會將一級品、二級品冒充優等品出售,售價自然高了很多。因此消費者要特別小心切勿上當。
以假亂真
市場上,名牌瓷磚無論在花色還是款式上,都是引領時尚潮流,吸引不少消費者的眼光。因此,有些商家利用消費者追求品牌的心理,制作出一些仿品牌款式的瓷磚,售價卻只有名牌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有些消費者因貪圖便宜買下了這種仿制品,卻得不到品牌的服務及質量保證。
調包行為
雖然消費者在店中看中品牌產品,卻不料有些不良商家采取了調包行為,待送到消費者家中時卻是同樣花色款式的其他品牌瓷磚。如果消費者有異議,則退回產品,若消費者沒有看出破綻,則乘機賺取差價。
不明碼標價
有些瓷磚店里,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有標價。不良商家往往只標出其中一種價格較低的商品,待消費者查問其他商品時,乘機哄抬價格,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商家設計的價格陷阱中。
虛高價格
在福州許多的瓷磚店中,消費者依舊可以和商家討價還價。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大部分商家在標價上比較規范,但仍不排除有些商家虛高價格,遇不懂行的消費者則能蒙就蒙,遇懂行的消費者時便自動降低價格,以低折數來吸引其購買。
假冒產地
除了本省產的瓷磚產品外,福州市場上絕大多數瓷磚都是產自廣東,廣東產品無論在質量、款式還是品牌上都略勝一籌,也得到了大部分消費者的認可。正是利用消費者這一心理,一些不良商家就如地板中的“歐典事件”一樣,將不是廣東產的瓷磚硬是包了廣東產的外包裝,欺騙消費者,以圖非法利潤。
以上種種皆是目前市場上一些非法商家為謀利而圖謀不軌,消費者在選擇瓷磚時一定要謹防商家的種種騙術。專業人士稱,以防萬一,消費者還是到一些正規的品牌商家挑選產品比較好。
小資之家的瓷磚時尚搭配規則
資之家裝修墻、地面,在滿足美觀、易清潔等基本需求之上,總難免要追求浪漫、時尚的感覺。其實透過幾個小竅門,讓瓷磚也時尚并非難事。
首先是選材質瓷磚有多種材質,分為釉面磚、通體磚、拋光磚、玻化磚、馬賽克幾大類。其中馬賽克因其小巧玲瓏、色彩斑斕而易于點綴在衛浴小空間來烘托氣氛。其中又以玻璃馬賽克最為搶眼。在廚房、客廳等大面積一些的公共空間,首選的是啞光釉面磚,它可以制造“時尚”的效果。目前很多品牌都設有色彩豐富的啞光釉面磚供消費者選擇。一般女士們會喜歡色彩通透一些的,象正中建材西班牙系列的清淡或百得利水果般的絢爛,而男士們則鐘愛奧米茄仿古系列的含蓄時尚感,還帶著濃濃的意大利風情。
其次要靠花色瓷磚的點綴我們常常看到樣板間美侖美煥的效果往往是靠幾塊創意新穎、氣質不俗的花磚畫龍點睛。在這方面我們不得不提進口瓷磚。歐洲的花磚多由不同的設計師創作不同的風格系列,進口到國內的品牌每種風格限量出售的居多。時尚味道較濃的可以選擇BARDELLI、APPIANI、VERSACE等品牌。花磚已不僅是瓷磚,更多了藝術品的氛圍。花數百元買回幾幅“瓷磚藝術品”無縫銜接于自己的家居空間,應該很出位吧。如果想省著點錢包,奧米茄的溫馨系列倒是也可以考慮。
更重要的是要有瓷磚“裝飾”的理念。一片墻磚單獨看起來很漂亮:底色單純、圖案鮮艷。可密密麻麻地重復鋪貼好一面墻后,往往是眼花繚亂、雜亂無章、視覺沖擊太過激烈。所以瓷磚選擇也需報著“裝飾”的出發點。消費者或者可以參考具有成型圖例的商家樣板模仿,或者是選擇讓商家將效果按你的創意給予專業建議與咨詢。提供這樣的咨詢服務的商家已日益多起來。
最后還該考慮的是瓷磚時尚與你整體家居時尚是否搭調,是否帶有你個人鮮明的性格。只要擺脫盲目、單一采購瓷磚的舊傳統,“瓷磚也時尚”只需消費者花點時間多一些圖例瀏覽與搭配咨詢,多一分設計與整體協調的努力。
陶瓷知識頻道為陶瓷網重要內容組成部分,我們精選的《看業內人士揭瓷磚黑幕及潛規則》內容由編輯撰寫而成,希望您對我們的《看業內人士揭瓷磚黑幕及潛規則》一文感到滿意,如需瀏覽更多專題請訪問:怎樣看古代瓷器